一种基于特异性序列及SNP位点的羊布鲁氏杆菌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56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异性序列及SNP位点的羊布鲁氏杆菌鉴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特异性序列及SNP位点在鉴定或辅助鉴定羊布鲁氏杆菌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直接鉴定到羊布鲁氏杆菌的特异序列,确定到菌种,不是笼统鉴定到布鲁氏杆菌属,为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个可选择的特异序列,可以实现单菌多位点覆盖鉴定,结果更加稳定准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个可选择的特异序列,满足菌株突变体的鉴定,确保疑似菌株不被遗漏,方便专家进行菌种溯源分析。溯源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特异性序列及SNP位点的羊布鲁氏杆菌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异性序列及SNP位点的羊布鲁氏杆菌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布鲁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需氧球棒状杆菌,无荚膜、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运动,是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的病原菌。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能够引起羊、牛、猪等家畜的流产,还能引起人类的高热病,是人类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布鲁氏杆菌属主要有6个种(species),分别为羊种(Brucella melitensis)、牛种(Brucella abortus)、猪种(Brucellasuis)、沙林鼠种(Brucella neotomae)、犬种(Brucella canis)和绵羊附睾种(Brucella ovis),其中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为严重。
[0003]布鲁氏杆菌病在临床上的症状非常相似,还有混合感染的病理,通常很难确定是哪种病原菌导致的。传统的布鲁氏杆菌分种方法主要采用细菌学和血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特定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P1、鉴定或辅助鉴定羊布鲁氏杆菌;P2、制备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羊布鲁氏杆菌的产品;P3、检测或者辅助检测待测菌株是否为羊布鲁氏杆菌;P4、制备用于检测或者辅助检测待测菌株是否为羊布鲁氏杆菌的产品;P5、检测或者辅助检测目标个体是否携带羊布鲁氏杆菌;P6、制备用于检测或者辅助检测目标个体是否携带羊布鲁氏杆菌的产品;所述特定物质为能够用于检测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如下(1)

(33)所示的33组SNP位点中的全部或部分的核苷酸多态性的物质:(1)SNP11和SNP12:所述SNP1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的第100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1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的第242位核苷酸,为A或G;(2)SNP21、SNP22和SNP23:所述SNP2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No.2的第88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2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No.2的第114位核苷酸,为G或T;所述SNP23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No.2的第185位核苷酸,为T或C;(3)SNP31和SNP32:所述SNP3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的第5位核苷酸,为A或C;所述SNP3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的第146位核苷酸,为G或A;(4)SNP41和SNP42:所述SNP4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4的第26位核苷酸,为C或G;所述SNP4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4的第108位核苷酸,为T或C;(5)SNP51和SNP52:所述SNP5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5的第32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5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5的第106位核苷酸,为G或C;(6)SNP61和SNP72:所述SNP6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6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6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6的第135位核苷酸,为T或C;(7)SNP71和SNP72:所述SNP7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7的第88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7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7的第139位核苷酸,为C或T;(8)SNP81、SNP82和SNP83:所述SNP8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No.8的第100位核苷酸,为G或A;所述SNP8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No.8的第161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83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No.8的第194位核苷酸,为T或G;(9)SNP91和SNP92:所述SNP9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9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9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9的第220位核苷酸,为T或C;(10)SNP101和SNP102:所述SNP10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0的第135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10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0的第136位
核苷酸,为A或G;(11)SNP111和SNP112:所述SNP11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1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11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1的第154位核苷酸,为T或C;(12)SNP121和SNP122:所述SNP12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2的第67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12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2的第250位核苷酸,为C或T;(13)SNP131和SNP132:所述SNP13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3的第100位核苷酸,为C或T;所述SNP13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3的第136位核苷酸,为A或G;(14)SNP141、SNP142和SNP143:所述SNP14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4的第31位核苷酸,为G或A;所述SNP14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4的第105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143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4的第109位核苷酸,为T或C;(15)SNP151和SNP152:所述SNP15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5的第100位核苷酸,为G或C;所述SNP15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5的第168位核苷酸,为T或C;(16)SNP161和SNP162:所述SNP16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6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16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6的第114位核苷酸,为T或C;(17)SNP171和SNP172:所述SNP17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7的第8位核苷酸,为T或A;所述SNP17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7的第87位核苷酸,为A或G;(18)SNP181和SNP182:所述SNP18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8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18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8的第188位核苷酸,为T或G;(19)SNP191和SNP192:所述SNP19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9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19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19的第169位核苷酸,为T或C;(20)SNP201和SNP202:所述SNP20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0的第62位核苷酸,为A或C;所述SNP20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0的第89位核苷酸,为G或A;(21)SNP211和SNP212:所述SNP21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1的第100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21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1的第224位核苷酸,为A或G;(22)SNP221和SNP222:所述SNP22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2的第100位核苷酸,为A或C;所述SNP22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2的第253位核苷酸,为C或A;(23)SNP231和SNP232:所述SNP23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3的第
100位核苷酸,为G或C;所述SNP23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3的第120位核苷酸,为T或C;(24)SNP241和SNP242:所述SNP24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4的第100位核苷酸,为T或G;所述SNP24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4的第101位核苷酸,为C或T;(25)SNP251和SNP252:所述SNP25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5的第100位核苷酸,为C或A;所述SNP25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5的第197位核苷酸,为G或C;(26)SNP261和SNP262:所述SNP26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6的第100位核苷酸,为T或C;所述SNP26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6的第241位核苷酸,为C或T;(27)SNP271和SNP272:所述SNP27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7的第100位核苷酸,为C或A;所述SNP27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7的第229位核苷酸,为T或G;(28)SNP281和SNP282:所述SNP28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8的第61位核苷酸,为C或T;所述SNP28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8的第97位核苷酸,为G或A;(29)SNP291和SNP292:所述SNP29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9的第12位核苷酸,为G或A;所述SNP29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29的第119位核苷酸,为A或G;(30)SNP301和SNP302:所述SNP30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0的第100位核苷酸,为C或T;所述SNP30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0的第270位核苷酸,为A或G;(31)SNP311、SNP312和SNP313:所述SNP31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1的第42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31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1的第83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313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1的第84位核苷酸,为A或G;(32)SNP321和SNP322:所述SNP32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2的第28位核苷酸,为A或T;所述SNP32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2的第171位核苷酸,为A或G;(33)SNP331和SNP332:所述SNP331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3的第40位核苷酸,为A或G;所述SNP332为位于布鲁氏杆菌的基因组中SEQ ID No.33的第178位核苷酸,为T或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物质为用于鉴定或者辅助鉴定羊布鲁氏杆菌的探针组或探针或试剂或试剂盒;所述试剂或试剂盒含有所述探针组或所述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由如下探针1至探针33组成,所述探针为如下探针1至探针33中任一:探针1:SEQ ID No.1所示单链DNA,且第100位核苷酸为T,第242位核苷酸为A;
探针2:SEQ ID No.2所示单链DNA,且第88位核苷酸为T,第114位核苷酸为G,第185位核苷酸为T;探针3:SEQ ID No.3所示单链DNA,且第5位核苷酸为A,第146位核苷酸为G;探针4:SEQ ID No.4所示单链DNA,且第26位核苷酸为C,第108位核苷酸为T;探针5:SEQ ID No.5所示单链DNA,且第32位核苷酸为T,第106位核苷酸为G;探针6:SEQ ID No.6所示单链DNA,且第100位核苷酸为A,第135位核苷酸为T;探针7:SEQ ID No.7所示单链DNA,且第88位核苷酸为T,第139位核苷酸为C;探针8:SEQ ID No.8所示单链DNA,且第100位核苷酸为G,第161位核苷酸为A,第194位核苷酸为T;探针9:SEQ ID No.9所示单链DNA,且第100位核苷酸为A,第220位核苷酸为T;探针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樑刘先凯吕宇飞袁璐王东澍朱力潘超郭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