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3954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萜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中的用途。中的用途。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癌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癌症可于任何年龄在各种器官及组织中发生。
[0003]因此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0004]然而,大部分癌症患者发觉病情时通常已是中期至晚期,临床治疗总体效果较差,尤其是多药耐药性的不断出现,使得癌症的治疗困难重重。虽然部分小分子抗癌化疗药、抗体药已经进入临床。然而大部分临床应用的抗癌的新药基本上都依赖进口,治疗费用高昂。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抗癌药物相对甚少。因此,开发出活性高、副作用低的新型抗癌药物来满足临床的需求迫在眉睫。尤其是从传统中药中发现新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是当今药物研发的主流。
[0005]茉莉根别名茉莉花根,系双子叶植物木犀科素馨属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干燥根。性温、味苦,有毒,原产于印度。我国主要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四川等地。据中国古书籍记载,茉莉根用于骨折、脱臼、接骨类有止痛作用及一定的麻醉作用。茉莉花根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患有痢疾、腹痛、肠病、结膜炎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折筋伤、龋齿、巅顶痛等多种病症。
[0006]本专利技术对福建省宁德生长的茉莉根进行了提取分离,以期从中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药候选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从茉莉根中分离获得了一种结构新颖的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
[0009][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茉莉根粉碎,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得到总浸膏;
[0012](2)将步骤(1)所得的总浸膏用水分散,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得到不同极性的浸膏;
[0013](3)将步骤(2)中所得的不同极性的浸膏进行柱分离得到粗组分;和
[0014](4)将步骤(3)中所得的粗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可以为浸泡或回流提取。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浸泡提取:浸泡温度为15

30℃,优选为室温;浸泡时间为20

40天,优选为25

35天,例如为28天,29天,30天,31天,32天。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回流提取:回流时间可以为10

24h,例如为12

15h。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2)中所用的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选自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或正丁醇。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3)中的色谱分离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柱分离、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4)中的分离纯化选自硅胶柱分离、凝胶柱分离、制备板分离或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1)将茉莉根粉碎,用乙醇水溶液浸泡,过滤浓缩得到总浸膏;
[0023](2)将步骤(1)所得的总浸膏用水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氯仿分别萃取3

5次,将不同极性的萃取液分别浓缩得到石油醚浸膏、乙酸乙酯浸膏和氯仿浸膏;
[0024](3)将步骤(2)中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进行硅胶柱分离,采用展开剂进行梯度洗脱,得到了不同极性的粗组分;
[0025](4)通过HPLC分析步骤(3)中的不同极性的粗组分并进行合并,再通过硅胶柱分离、制备板分离或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合并R
f
相同或保留时间相同的组份,多次重结晶后即得到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可以为50

80%,例如50%、60%、70%或80%。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中,所述总浸膏与水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2

3):1,例如(0.5

2):1,示例性为1:1。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中,萃取使用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0.2

3),例如1:(0.5

2),示例性为1:2。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3)中展开剂为石油醚和/或乙酸乙酯,从纯的石油醚开始,逐渐增加乙酸乙酯的量同时减少石油醚的量,最终变成纯的乙酸乙酯。优选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1:0.9、0:1。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4)中,所述HPLC分析条件如下:流动相:V
甲醇
:V
水(含0.3%磷酸)
=7:3,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00

400nm整合波长。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4)中,所述分离纯化选取极性差值较大的组分进行(例如选取R
f
差值为0.5

1的3

5个组分)。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4)中,所述分离纯化可以重复进行。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癌症选自肺癌、胃癌、乳腺癌或宫颈癌。
[0035]有益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从茉莉根中分离获得的一种结构新颖的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如胃癌细胞株、大肠癌细胞株、乳腺癌和宫颈癌细胞株)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0037]本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通过对植物提取液进行初步纯化(如柱分离、制备板分离、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等)后,接着重结晶,并快速准确的获取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纯度可高达98%),对含有复杂成分的植物提取液中具体化合物、尤其是手性对映体的快速分离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HPLC色谱图;
[0039]图2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HMBC相关图;
[0040]图3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ROESY相关图;
[0041]图4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球形晶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茉莉根粉碎,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得到总浸膏;(2)将步骤(1)所得的总浸膏用水分散,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得到不同极性的浸膏;(3)将步骤(2)中所得的不同极性的浸膏进行柱分离得到粗组分;和(4)将步骤(3)中所得的粗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式(I)所示的萜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乙醇水溶液提取为浸泡或回流提取;优选,浸泡提取的温度为15

30℃,例如室温;浸泡时间为20

40天,优选为25

35天,例如为28天,29天,30天,31天,32天;优选,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0

24h,例如为12

15h;和/或,步骤(2)中所用的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选自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或正丁醇;和/或,步骤(3)中的色谱分离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柱分离、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和/或,步骤(4)中的分离纯化选自硅胶柱分离、凝胶柱分离、制备板分离或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茉莉根粉碎,用乙醇水溶液浸泡,过滤浓缩得到总浸膏;(2)将步骤(1)所得的总浸膏用水分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氯仿分别萃取3

5次,将不同极性的萃取液分别浓缩得到石油醚浸膏、乙酸乙酯浸膏和氯仿浸膏;(3)将步骤(2)中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进行硅胶柱分离,采用展开剂进行梯度洗脱,得到了不同极性的粗组分;(4)通过HPLC分析步骤(3)中的不同极性的粗组分并进行合并,再通过硅胶柱分离、制备板分离或制备液相色谱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建平卢灿忠奥拉特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