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型压致变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涂料,具体涉及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型压致变色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刺激响应荧光材料是一类在外界条件刺激下本身颜色发生改变的智能材料,目前可具体分为传统型刺激响应材料和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型刺激响应材料两大类。由于其可在光、电、热、溶剂、压力、pH、湿度等刺激下产生变色效应,因此可在防伪、压力传感、OLED、记忆芯片等诸多领域加以应用,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智能材料。相比于传统刺激响应材料,聚集诱导发光型荧光材料能有效克服聚集诱导猝灭效应,因此更具实际应用前景。
[0003]通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聚集诱导发光型刺激响应材料已在多种前沿领域崭露头角,但是对上述“智慧型”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尤其是在涂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极少。由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作用机理相对复杂,易受多重因素影响,响应后颜色难以自动复原等诸多因素,聚集诱导发光刺激响应型涂料,尤其是高敏感聚集诱导发光型压致变色涂料更是凤毛麟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型压致变色涂料,均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成膜树脂85
‑
100份,填料35
‑
45份,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材料1
‑
1.5份,润湿剂1
‑
1.3份,消泡剂0.6
‑
1.0份,流平剂0.7
‑
1.0份,防沉剂0.6
‑
1.2份,分散剂0.7
‑
1.2份,防霉剂0.8
‑
1份,防锈剂0.8
‑
1.2份,稀释剂40
‑
45份;其中,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材料为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微胶囊或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固体粉末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型压致变色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数为37%的甲醛溶液、尿素,少量三聚氰胺以及去离子水,先于室温下机械搅拌溶解后,逐滴滴加三乙醇胺调节溶液的pH为8,缓慢升温,并在水浴温度为80℃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将上述预聚物置于烧杯中备用;(2)将质量百分数为3%的阿拉伯树胶加入到三口瓶中并于70℃下加热搅拌,降低转速后缓慢加入芯材聚集诱导发光压致变色固体的醇溶液,提高搅拌速度进行高速分散,形成芯材分散液;(3)在室温下,将冷却的甲醛
‑
尿素
‑
三聚氰胺预聚物逐滴滴加到芯材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2h;逐渐将温度升至80℃,在搅拌状态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