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文芳专利>正文

电子元件承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34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电子元件承接座,特指一种可提供固设直式非排列数只发光二极管(LED)之承接座,系以一座体及一塞件所构成,该塞件将数只发光二极管夹塞于座体之中,并使发光二极管之顶端及接露于座体之外;其目的在改变数只发光二极管及其承接座之结合方式,使两者易于结合及确实定位数只发光二极管之接脚,使其易于插设于电路板上及隐藏插接端以外之数只发光二极管接脚,美化两者结合后之外观,并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电子元件承接座,尤指一种提供发光二极管之承接座,属于电子元件
目前,提供设置电子元件(发光二极管(LED))之承接座,有提供设置单一发光二极管,也有提供设置数只发光二极管者;其中提供设置单一发光二极管之常用方法已相当先进,即直接将其一体成形结合于发光二极管之接脚上;其中提供设置数只发光二极管者(尤指直式排列者)仍无可一体成形于数只发光二极体接脚上之技术,故仍须另行将两者组合。而昔者提供固设直式排列数只发光二极管之承接座,其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及图2;其组合方式则系将数只发光二极管(2)自承接座(1)前侧槽孔(11)插入,并使其接脚(21)自承接座(1)之后侧穿出,再将接脚(21)向下弯折嵌入承接座(1)后侧所开设之垂直槽缝(12)中;其缺点则有1.数只发光二极管(2)接脚(21)之弯折点均深入于槽缝(12)中,且位置越低者,其接脚之弯折点越深入,甚难准确弯折接脚(21),故组合两者并不容易。2.数只发光二极管(2),其接脚(21)虽嵌夹于槽缝(12)之中,但各接脚(21)均无阻挡其向外活动之装置,无法确实将各接脚(21)定位,稍有不慎即令其偏离原位而致难以插设于电路板上。3.承接座(1)后侧之槽缝(12)使数只发光二极管(2)接脚(21)之最外侧在插设于电路板时仍暴露可见,致使焊接过程所产生之氧化痕迹将一览无遗,其虽不致影响导电,但却不甚雅观,足堪予人劣质品之印象。为改进上述之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固二极管组装之电子元件承接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系以一方形座体及一阶梯式塞件所构成,其中方形座体之后侧开设一呈П型之缺缝,该П形之缺缝内壁设为具有数级阶梯,每一阶梯并开设一圆孔贯穿座体,两侧壁则对称开设一卡止孔;其中阶梯式塞件的两侧壁对称设一卡止凸块,其阶梯与座体后侧开设之П形缺缝之内壁阶梯同数,而每一级之两侧壁均对称开设一垂直之沟槽。而阶梯式塞件乃为一可紧密塞入并填封座体后侧开设之П型缺缝。具体而言,本新型在藉阶梯式塞件各级两侧所设之垂直沟槽让已预先弯折之数只发光二极管接脚嵌夹于其中并恰可紧密塞入座体后侧所开设之П形缺缝中,并封填该П形缺缝,以达容易组合数只发光二极管与承接座及有效定位,数只发光二极管之接脚可美化数只发光二极管与承接座后之外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一详述。图1是常用数只发光二极管与其承接座结合之组合立体图;图2是常用数只发光二极管与其承接座结合之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与数只发光二极管结合之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与数只发光二极管结合之组合立体图。如图3、图4所示,本新型系以一方形座体(3)及一阶梯式塞件(4)所构成;其中方形座体(3)后侧开设一呈П形之缺缝(31),该П形缺缝(31)之内壁(311)设为数个阶梯,每一级并开设一圆孔(32)贯穿座体(3),两侧壁则对称开设有卡止孔(312);其中阶梯式塞件(4)的两侧壁对称设有一卡止凸块(41)与上述卡止孔(312)相对应,其每一级之两侧壁均对称开设一垂直之沟槽(42),而塞件(4)恰可紧密塞入П形缺缝(31)并填封该П形缺缝(31),自图4可看出其与座体(3)、发光二极管(5)之关系,即塞件(4)藉其各级两侧所开设之沟槽(42)提供嵌设数只已预先将接脚(51)弯折成九十度之发光二极管(5),而其级数与П形缺缝(31)之内壁(311)级数相等而相互对应,可将数只发光二极管(5)全数设入圆孔(32)之中,另藉其各级外侧之截面在组合时恰与П形缺缝(31)内壁(311)相抵合及卡止孔(312)与卡止凸块(41)恰可相互卡合(参阅图5),而能紧密的封填П形缺缝(31)并有效将数只发光二极管(5)之接脚(51)定位。图5系本新型与发光二极管结合之组合立体图,此图在显示发光二极管(5)故设于本新型之中后仅露出其顶瑞及接脚(51)之插接端,甚为美观、整齐。综上所述,本新型之构造确已产生了组装容易、有效定位发光二极管之接脚、美化固设发光二极管后之外观等进步之功效,大大提高了发光二极管与其承接座之结合品质,特别是可提供数只发光二极管同时封装之稳固、美观之结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元件承接座,是以一方形座体(3)及一阶梯式塞件(4)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方形座体(3)的后侧开设一呈Ⅱ形之缺缝(31),该Ⅱ形之缺缝其内壁(311)设为数个阶梯,而该内壁(311)之每一级各开设一圆孔(32)贯穿方形座体(3),阶梯式塞件(4)恰可塞入方形座体(3)后侧所开设Ⅱ形缺缝(31)中并填封该缺缝,阶梯式塞件(4)的每一级之两侧壁各对称开设一垂直之沟槽(42),其级数与方形座体后侧所开设П形缺缝之内壁级数相等且互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电子元件承接座,特指一种可提供固设直式非排列数只发光二极管(LED)之承接座,系以一座体及一塞件所构成,该塞件将数只发光二极管夹塞于座体之中,并使发光二极管之顶端及接露于座体之外;其目的在改变数只发光二极管及其承接座之结合方式,使两者易于结合及确实定位数只发光二极管之接脚,使其易于插设于电路板上及隐藏插接端以外之数只发光二极管接脚,美化两者结合后之外观,并提高产品质量。文档编号H05K7/02GK2312558SQ9725048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余文芳 申请人:余文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元件承接座,是以一方形座体(3)及一阶梯式塞件(4)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方形座体(3)的后侧开设一呈∏形之缺缝(31),该∏形之缺缝其内壁(311)设为数个阶梯,而该内壁(311)之每一级各开设一圆孔(32)贯穿方形座体(3),阶梯式塞件(4)恰可塞入方形座体(3)后侧所开设∏形缺缝(31)中并填封该缺缝,阶梯式塞件(4)的每一级之两侧壁各对称开设一垂直之沟槽(42),其级数与方形座体后侧所开设∏形缺缝之内壁级数相等且互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余文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