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下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99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下部构造能够提高紧固刚性并抑制下纵梁装饰部与底罩相互脱离。包括:下纵梁(12),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分别设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前底罩(14a),其覆盖车身的下表面,具有延伸至各下纵梁的外侧下面部(24)的第1凸缘部(42);以及下纵梁装饰部(16),其具有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外侧下面部(24)的第2凸缘部(52),第1凸缘部(42)与第2凸缘部(52)以在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状态共同紧固于下纵梁(12)的外侧下面部(24)。共同紧固于下纵梁(12)的外侧下面部(24)。共同紧固于下纵梁(12)的外侧下面部(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下部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汽车等的车身下部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车身下部的两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分别配置有构成车身骨架部件的下纵梁(摇臂)。
[0003]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下纵梁(摇臂)的下方侧配置有构成外装件的下纵梁装饰部(摇臂模制件)。该下纵梁装饰部(摇臂模制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紧固部与底罩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紧固部借助卡夹紧固。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608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身下部的紧固构造中,在例如与路缘石等碰撞而配置在车身下部的下纵梁装饰部或底罩中的任一方破损的情况下,存在下纵梁装饰部或底罩中的另一方从一方脱离的可能。
[0009]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紧固刚性并抑制下纵梁装饰部与底罩相互脱离的车身下部构造。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纵梁,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分别设置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底罩,其覆盖所述车身的下表面,具有延伸至各所述下纵梁的外侧下面部的第1凸缘部;以及下纵梁装饰部,其具有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所述下纵梁的所述外侧下面部的第2凸缘部,所述第1凸缘部与所述第2凸缘部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状态共同紧固于所述下纵梁的所述外侧下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纵梁的所述外侧下面部设有至少一个电沉积涂覆孔,所述电沉积涂覆孔由所述第1凸缘部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二瓶秀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