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87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OLED技术领域。该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包括依次的透明保护膜层、基膜层、处理层、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胶粘剂层和蓝色保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能有效降低减少紫外线进入,防晕眩效果好。防晕眩效果好。防晕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OLED
,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
[0003]国家一直重视OLED屏的发展,京东方、天马等不断更新生产产线,但搭配屏幕使用的保护膜一直受国外垄断(日本、韩国、美国等)。
[0004]CN110452632A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屏幕用下支撑膜生产方法及其产品,该支撑膜包括:基材、压敏胶层和离型膜,所述离型膜的双面涂覆有防静电层,所述基材为PET、PI、PEN、COP、PPS、PC光学薄膜,透光率>91%,雾度<1.5%,在基材的一面涂布防静电层,在基材另一面涂布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TG值在

80—

20℃之间,在压敏胶层上复合双面防静电层的离型膜,得到基膜;对基膜熟化处理后在基材的防静电面复合双面防静电保护膜。CN112680135A公开了一种用于OLED模组的支撑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支撑膜,包括第一基材层、抗静电低粘压敏胶层、第二基材层、高粘压敏胶层和抗静电离型膜层,所述抗静电低粘压敏胶层和高粘压敏胶层分别设置在第二基材层两侧面,所述第一基材层位于抗静电低粘压敏胶层与第二基材层相背一侧,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抗静电低粘压敏胶层组合作为保护膜,所述抗静电离型膜层设置在高粘压敏胶层与第二基材层相背一侧,所述高粘压敏胶层与第二基材层组合作为支撑膜实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OLED支撑膜的产品自主国产化,打破垄断,使产品性价比更高,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性能,比如,存在的透过率低,雾度大,胶粘剂颜色发黄问题,抗紫外线、眩晕等问题,增加产品的耐弯折等,本专利技术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公开一种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包括依次的透明保护膜层、基膜层、处理层、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胶粘剂层和蓝色保护膜。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保护膜层的厚度为25

125μm。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2.5

125μm,可见光透过率>90%。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层的厚度为5

15μm,硬度>2h。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的厚度为5

10μm。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粘剂层的厚度为5

50μm;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色保护膜的厚度为25

125μm。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膜层的材质为PET、液态透明PI、CPI、PEN和PA
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0015]氧化锆20

30份、甲基
‑2‑
戊酮10

20份、脂肪族溶剂10

20份、1

甲氧基
‑2‑
丙醇10

20份、环己酮10

20份、感光性树脂10

30份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5

1份。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0017]高密度聚乙烯50

60份、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

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

10份、紫外线吸收剂0.1

0.2份。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或二苯甲酮类。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0020]橡胶40

60份、离子捕捉剂0.5

1份、抗氧化剂0.5

1份、促进剂0.5

1份、双酚树脂40

60份。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01,准备基膜;
[0023]S02,将处理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后,分散在所述基膜上,形成处理层;
[0024]S03,将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的原料制成的膜覆盖于所述处理层上;
[0025]S04,将胶粘剂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后,涂布于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上;
[0026]S05,干燥;
[0027]S05,覆盖透明保护膜层和蓝色保护膜。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S05中,干燥所采用的烘道包括:两个通风道,分别设于烘道的上方和下方;出风组件,设于通风道上,且位于上方的出风组件和位于下方的出风组件交错分布。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分流腔室,所述分流腔室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出风腔室,所述第一出风腔室的内侧设有第二出风腔室,两个第二出风腔室之间设有第一排风腔室,所述分流腔室内部设有与第一排风腔室连通的第二排风腔室;
[0030]所述分流腔室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风腔室和第二出风腔室连通的分流孔;所述第一出风腔室和第二出风腔室的出风面均为倾斜设置,且第一出风腔室的出风面高于第二出风腔室的出风面设置,所述出风面上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第一排风腔室的排风面为水平设置,且排风面上设有多个排风孔;
[0031]所述通风道包括:与分流腔室连通的进风道以及与第二排风腔室连通的排风道。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组件的排风面与烘道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设定应满足如下要求:
[0033]两个所述出风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则所述出风孔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为α,已知距离排风面最近的出风孔到出风组件的竖直中心线的距离为d,则求得
[0034]D=d*tanα+μ
[0035]其中,μ为计算补偿值。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风腔室与分流腔室接触的两个外侧壁上
还设有与烘道控制端连接的加热组件;所述分流腔室内设有与控制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分流腔室内的温度,若分流腔室内的温度未达到预设值,则通过控制端控制对应的加热组件开启,对分流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温度补偿,以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的透明保护膜层、基膜层、处理层、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胶粘剂层和蓝色保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膜层的厚度为25

125μm;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2.5

125μm,可见光透过率>90%;所述处理层的厚度为5

15μm,硬度>2h;所述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的厚度为5

10μm;所述胶粘剂层的厚度为5

50μm;所述蓝色保护膜的厚度为25

12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的材质为PET、液态透明PI、CPI、PEN和PA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氧化锆20

30份、甲基
‑2‑
戊酮10

20份、脂肪族溶剂10

20份、1

甲氧基
‑2‑
丙醇10

20份、环己酮10

20份、感光性树脂10

30份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5

1份。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及防眩光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高密度聚乙烯50

60份、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

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

10份、紫外线吸收剂0.1

0.2份。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抗紫外线防晕眩耐弯折的OLED支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或二苯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龙谢明哲宋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科诺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