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支架总成、电机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61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束固定支架总成、电机总成以及车辆,其中,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有相连接的第一线束安装部和电机安装部,所述第一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高压线束,所述电机安装部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形成有第二线束安装部,所述第二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低压线束;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固定支架总成、电机总成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固定支架总成、电机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辆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从而,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车辆空间中,更有效的合理布置,已成为车辆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0003]当前,电机中低压线束与低压接插件连接后,并没有固定装置对低压线束进行固定。低压线束缺少固定点,如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状态容易导致低压线束位置错动,从而拉长低压线束,造成低压线束内部接点拉脱、虚接、导致参数发生变化,甚至拉断导线,严重影响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支架总成,旨在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包括:
[0006]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有相连接的第一线束安装部和电机安装部,所述第一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高压线束,所述电机安装部用于与电机连接;和
[0007]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形成有第二线束安装部,所述第二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低压线束;
[0008]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架段和第二架段,所述第一架段远离所述第二架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架段和所述第二架段之间呈夹角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架段和所述第二架段之间的夹角为90
°‑
100
°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架段远离所述第一架段的一端开设有防转孔,所述线束固定支架总成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包括用于固定低压线束的束箍部和与所述束箍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转动受限地穿设于所述防转孔,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支架总成还包括抵接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支撑部以及连接两所述支撑部的固定部,所述抵接架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以将高压线束夹持在两者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抵接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凹槽一致,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固定高压线束。
[0015]可选地,两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两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抵接架和所述固定部相连接。
[001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机总成,包括电机本体、电机外壳以及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所述电机外壳套设于所述电机本体之外,所述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安装于所述电机外壳。
[001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或者,所述的电机总成。
[0018]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在线束固定支架总成中设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形成有第一线束安装部和电机安装部,第一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高压线束,电机安装部用于与电机连接;第二支架上形成有第二线束安装部,第二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低压线束。如此,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低压线束无固定点的设置,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支架实现对低压线束的固定,从而避免了因无固定点造成的低压线束的位移,避免了因拉拔或车辆行驶在颠簸状态等工况下导致的低压线束内部接点拉脱、虚接,进而导致参数发生变化,甚至拉断导线,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使得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可以同时固定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从而使得整车布置更省空间,外观整齐无干涉,同时也便于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的拆装。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线束固定支架总成与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的抵接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2中的卡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电机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线束固定支架总成220第二架段20低压线束221防转孔30高压线束300卡箍40电机310束箍部100第一支架320安装部110支撑部321卡接本体120固定部322卡接翅
121第一凹槽400抵接架122第一凸起410第二凹槽123第一通孔420第二凸起200第二支架421第二通孔210第一架段
ꢀꢀ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随着车辆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辆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从而,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车辆空间中,更有效的合理布置,已成为车辆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0033]当前,电机中低压线束与低压接插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有相连接的第一线束安装部和电机安装部,所述第一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高压线束,所述电机安装部用于与电机连接;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形成有第二线束安装部,所述第二线束安装部用于固定低压线束;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架段和第二架段,所述第一架段远离所述第二架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架段和所述第二架段之间呈夹角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段和所述第二架段之间的夹角为90
°‑
100
°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段远离所述第一架段的一端开设有防转孔,所述线束固定支架总成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包括用于固定低压线束的束箍部和与所述束箍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转动受限地穿设于所述防转孔,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