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1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旋变装置,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输出轴和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旋变装置包括旋变定子、旋变转子和与所述旋变转子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继而使所述旋变转子相对于所述旋变定子转动并产生感应电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旋变装置设置在电机主体的输出轴的径向一侧,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同一平面,能够减小电机主体所占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属于驱动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变压器,又叫旋变传感器、解析器,其中传感器线圈固定在壳体上作为定子,信号齿圈固定在转子上,并设有励磁、正弦、余弦三组线圈,主要监测电机主体转子的转速,并将转子的位置反馈给电机主体控制器。
[0003]现有的电机中,旋转变压器一般与电机主体轴同轴设置,但是这样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适应容纳轴向空间较小的环境。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电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能够减小电机所占空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旋变装置,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输出轴和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旋变装置包括旋变定子、旋变转子和与所述旋变转子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继而使所述旋变转子相对于所述旋变定子转动并产生感应电势。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腔体以及收容所述旋变装置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上下贯通并位于同一平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壁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变转子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外还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外还设有与所述旋变定子相抵接的压装弹片,所述压装弹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旋变定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能够接收所述旋变定子上产生的感应电势并向外输出电信号。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环绕所述输出轴设置,所述定子还设有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延伸壁。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变装置设置在所述延伸壁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且所述旋变装置在所述转子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转子的正投影重叠。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定子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相连并为所述电机主体供电。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转子之间设有间隙。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旋变装置设置在电机主体的输出轴的径向一侧,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同一平面,能够减小电机主体所占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电机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3]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机100,所述电机100设有径向方向设置的旋变装置20,所述旋变装置20可以是正弦、余弦或线性旋转变压器,所述旋变装置20能够产生对于所述电机100的感应电势,并输出电压相应呈正弦、余弦或线性函数。为了描述清楚,以下说明书部分将对电机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100包括电机主体10和所述旋变装置20,所述电机主体10为主体,所述旋变装置20设置在所述电机主体10上,所述电机主体10包括定子11、转子12和输出轴13,所述定子11环绕所述转子12设置在外侧,所述转子12环绕所述输出轴13并于所述输出轴13固定连接,所述转子12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11转动并带动所述输出轴13转动以输出动力。
[0026]较佳地,所述定子11沿所述输出轴13的轴向延伸方向还设有延伸壁111,所述延伸壁111上还设有与所述定子11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11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12与外部电源相连并为所述电机主体10供电,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12的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12包括正极、负极和通信端。
[0027]所述旋变装置20设置在所述延伸壁111与所述输出轴13之间,且所述旋变装置20在所述转子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转子12的正投影重叠,如此设置,所述旋变装置20
完全位于所述电机主体10中,以减小所述电机100所占体积。
[002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旋变装置20包括旋变定子21、旋变转子22和传动轴23,所述旋变定子21环绕所述旋变转子22设置在外侧,所述旋变转子22环绕所述传动轴23并于所述传动轴23固定连接,所述旋变转子22能够相对于所述旋变定子21转动并在所述旋变定子21上产生感应电势。
[0029]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10还包括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套设在所述输出轴13上并与所述输出轴13固定连接,所述旋变装置20还包括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3上并与所述传动轴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4和所述第二齿轮24相互啮合以传递动力,即,当所述转子12转动时,所述旋变转子22能够相应进行转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14和所述第二齿轮24位于同一平面内。
[0030]特别地,所述第一齿轮14可以与所述输出轴13一体设置,所述第二齿轮24可以与所述传动轴23一体设置,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塑料材质,以此减轻所述电机100的整体重量,并且能够大幅度降低齿轮啮合时的噪音。所述第一齿轮14和所述第二齿轮24的大小可以相等,当然也可以不相等,具体的齿轮传动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任何限制。
[0031]结合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固定所述旋变装置20,所述电机100还包括壳体30,所述壳体30具有收容所述输出轴13的第一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和旋变装置,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输出轴和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旋变装置包括旋变定子、旋变转子和与所述旋变转子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继而使所述旋变转子相对于所述旋变定子转动并产生感应电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腔体以及收容所述旋变装置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上下贯通并位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变转子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外还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质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