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97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压接部、连接部和碳纤维复合芯,所述压接部包括管体和软铝管,所述压接部的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所述管体内设有内腔,所述软铝管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管体内壁贴合,所述软铝管内壁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贴合,所述软铝管在所述碳纤维复合芯与所述管体之间。提高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钢锚结构连接强度,钢锚均匀地将复合芯锁紧,达到更好的锚固效果,避免出现外层滑移现象。避免出现外层滑移现象。避免出现外层滑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金具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电力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它具有输电量大、耐高温和寿命长等优点。但由于复合材料韧性较差,当需要更高强度、更大截面的复合芯时,其拉力受到限制。因此发展出一种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使用时,由于绞合型复合芯导线每一层中碳纤维芯的理论长度是不一样的,无法保证每根复合芯都能均匀地受力,并且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钢锚结构连接强度较低,因此,为了均匀地将复合芯锁紧,达到更好的锚固效果,避免出现外层滑移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包括:
[0005]S100,锻造连接部和压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压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压接部的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
[0006]S200,在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设置内腔;
[0007]S300,所述内腔中设置软铝管,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壁贴合。
[0008]优选的是,所述S100包括:
[0009]在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外侧设有倒角,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最远端处设有圆角。
[0010]优选的是,所述S200包括:
[0011]S201,将所述内腔设置为阶梯型结构;
[0012]S202,设置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第一空间腔的截面直径一致,所述第二空间腔的截面直径一直,所述第一空间腔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间腔的截面直径。
[0013]优选的是,所述S300包括:
[0014]S301,通过粘接的方式将所述软铝管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内壁连接;
[0015]S302,所述软铝管的内壁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
[0016]优选的是,所述S100包括:
[0017]在所述压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外侧设置三个相同深度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压
接之后起到防止外铝管滑动的作用。
[0018]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接部、连接部和碳纤维复合芯,所述压接部包括管体和软铝管,所述管体内设有内腔,所述软铝管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管体内壁贴合,所述软铝管内壁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贴合,所述软铝管在所述碳纤维复合芯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
[0019]优选的是,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外侧设有倒角,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最远端处设有圆角。
[0020]优选的是,所述内腔为阶梯型结构,所述内腔包括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第一空间腔的截面直径一致,所述第二空间腔的截面直径一直,所述第一空间腔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间腔的截面直径。
[0021]优选的是,所述软铝管内外两侧设有胶层,所述软铝管外壁通过胶层与所述管体的内壁粘接,所述软铝管内壁通过胶层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进行粘接。
[0022]优选的是,所述压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外侧设有三个相同深度的凹槽。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钢锚的压接部外轮廓采用锥形设计,在采用同样尺寸磨具压接的时候,从内到外形成了从松到进的过程,有效的锁紧碳纤维复合芯,保证每根复合芯都能均匀地受力,并且提高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钢锚结构连接强度,钢锚内壁均匀地将复合芯锁紧,达到更好的锚固效果,避免出现外层滑移现象。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步骤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及其制造工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连接部、2压接部、3管体、4碳纤维复合芯、5软铝管、6凹槽、7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包括:
[0034]S100,锻造连接部和压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压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压接部的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
[0035]S200,在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设置内腔;
[0036]S300,所述内腔中设置软铝管,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壁贴合。
[00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案是锻造连接部和压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压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压接部的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在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设置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软铝管,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壁贴合。
[0038]具体的,通过上述的设置,设置压接部、连接部和碳纤维复合芯,所述压接部包括管体和软铝管,所述压接部的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所述管体内设有内腔,所述软铝管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管体内壁贴合,所述软铝管内壁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贴合,所述软铝管在所述碳纤维复合芯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压接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压接在所述压接部中,碳纤维复合芯与管体内腔使用液压机进行压接,所述管体内壁与碳纤维复合芯之间设置软铝管,所述软铝管外壁通过粘接方式与所述管体内壁连接,所述软铝管内壁通过粘接方式与所述导线碳纤维复合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锻造连接部和压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压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压接部的管体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外侧面具有锥度;S200,在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设置内腔;S300,所述内腔中设置软铝管,所述软铝管外壁与所述压接部的管体内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在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外侧设置倒角,所述管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最远端处设有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包括:S201,将所述内腔设置为阶梯型结构;S202,设置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第一空间腔的截面直径一致,所述第二空间腔的截面直径一直,所述第一空间腔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间腔的截面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所述S300包括:S301,通过粘接的方式将所述软铝管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内壁连接;S302,所述软铝管的内壁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的钢锚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在所述压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外侧设置三个相同深度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压接之后起到防止外铝管滑动的作用。6.一种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砚廖永力郭睿龚博张海岗谢飞王清明周政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