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烫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60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自动烫金机,包括:上料组件、旋转平台、装夹定位组件、烫金机、收料组件;装夹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安装于旋转平台的夹持机构;上料组件用于输送待加工产品至夹持机构;烫金机数量为多个设于旋转平台周侧,用于对夹持机构夹持的待加工产品烫金;收料组件设于旋转平台一侧,所述收料组件用于将烫金后的成品从所述夹持机构取出。旋转平台包括分割器、设于所述分割器动力输出端的转盘,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转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工人手动上料到烫金机下,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原先将被加工产品移送到分散的不同烫金机进行不同位置、不同烫金图像,需要频繁上料定位收料的繁琐步骤,效率低下的弊端。端。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烫金机


[0001]本申请涉及烫金机装置
,具体是一种自动烫金机。

技术介绍

[0002]烫金加工一般是指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箔或其它材质的金属箔片烫印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承印物一般是皮革、硬质纸张等等材质的片状体;这种加工工艺可以应用到包装袋、书本封面、装饰物等领域。
[0003]现有的烫金加工,一般是人工一次取一片待加工产品,手动将待加工产品伸入到烫金机的烫压板下方,烫压板高功率发热及移动下压,将金属箔片烫印到被加工产品上。由于金属箔片成本较高,实际生产时只是将卷带状金属箔片原料中部分烫印到被加工产品上,不会采用面积宽大的金属箔片原料;当需要对被加工产品进行不同位置、不同纹理图像的烫金加工时,需要人工将被加工产品依次在具有不同规格卷带状金属箔片原料、不同烫压纹路烫压板的烫金机之间移送;这样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工人操作生产不安全,工人劳动强度大,每次对被加工产品上料,需要进行精准调位,比较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烫金机,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烫金机,包括:上料组件、旋转平台、装夹定位组件、烫金机、收料组件;所述装夹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的夹持机构;所述上料组件用于输送待加工产品至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烫金机数量为多个设于所述旋转平台周侧,用于对所述夹持机构夹持的待加工产品烫金;所述收料组件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一侧,所述收料组件用于将烫金后的成品从所述夹持机构取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直线送料器、校位机构、第一移栽机构;所述直线送料器上端设有容放待加工产品的料仓架;所述校位机构设有用于容纳被加工产品的校正槽;所述第一移栽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升降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第一手指气缸;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夹头设有防滑胶垫;所述校位机构设于所述直线送料器与所述第一移栽机构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分割器、设于所述分割器动力输出端的转盘,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转盘。
[0008]进一步地,所述装夹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转盘下端的驱动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盘的支撑托板、与所述支撑托板下端面连接的导柱架、与所述导柱架滑动连接的驱动器、与所述驱动器配合的压持器;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接板、第一驱动楔块,所述连接板设有滑动部,所述第一驱动楔块与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托板侧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压持器包括第二驱动楔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楔块上端面连接的限位压板、限位围挡、弹性复位件;所述限位围挡与所述支撑托板连接,且将所述第一驱动楔块、第二驱
动楔块围合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驱动楔块与所述限位围挡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围挡设有与所述限位压板对应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支撑托板上端面围合有卡持被加工产品的卡持区;所述弹性复位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围挡与所述第二驱动楔块;所述第一驱动楔块设有第一驱动斜面,所述第二驱动楔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所述第一驱动斜面贴合所述第二驱动斜面;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支撑托板时,所述第一驱动楔块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楔块向压缩所述弹性复位件方向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第一驱动楔块、压持器数量均为三个;其中两组压持器相对设置,另一组所述压持器对侧设有与所述支撑托板连接,且伸出所述支撑托板上端面的限位挡板;三个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限位挡板侧壁、支撑托板上端面围合出所述卡持区;所述限位压板远离与所述第二驱动楔块连接的一端设有压持斜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烫金机包括物料供料架、引导辊、收废卷料装置、调节底座、支撑架、第二升降气缸、烫压板;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调节底座,所述物料供料架、引导辊、收废卷料装置、第二升降气缸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烫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动力输出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收料组件包括第二直线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动力输出端的第三升降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第二手指气缸、输送皮带线、收料盘;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夹头设有防滑胶垫;所述输送皮带线位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所述收料盘之间。
[0012]进一步地,包括机架,所述上料组件、旋转平台、烫金机、收料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校位机构包括直线导轨、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校准模板、直线气缸、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一端的油压缓冲器;所述直线气缸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校准模板连接;所述校正槽设于所述校准模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校位机构旁侧的中转输送机构,所述中转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校正槽中的待加工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夹头;所述中转输送机构包括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第四升降气缸、设于所述第四升降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第三手指气缸;所述第三手指气缸的夹头设有防滑胶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烫金机,能够具有多个夹持机构、烫金机,旋转平台循环转动,各个烫金机在旋转平台停止转动时,可以分别同步对对应的被加工产品进行烫金、收料组件对对应的夹持机构中加工完毕的产品取料、上料组件对空置的夹持机构上料,生产效率高;避免了工人手动上料到烫金机下,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原先将被加工产品移送到分散的不同烫金机进行不同位置、不同烫金图像,需要频繁上料定位收料的繁琐步骤,效率低下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烫金机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旋转平台、装夹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夹持机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夹持机构结构爆炸图。
[0023]图8为本申请一种自动烫金机的夹持机构另一视角结构爆炸图。
[0024]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上料组件;110、直线送料器;120、校位机构;121、直线导轨;1221、校正槽;122、校准模板;123、直线气缸;124、油压缓冲器;130、第一移栽机构;131、第一直线模组;132、第一升降气缸;133、第一手指气缸;134、防滑胶垫;140、料仓架;150、中转输送机构;151、旋转气缸;152、第四升降气缸;153、第三手指气缸;2、旋转平台;210、分割器;220、转盘;230、支撑轮;3、装夹定位组件;310、夹持机构;311、支撑托板;3111、容纳槽;312、导柱架;3121、通孔;313、驱动器;3131、连接板;31311、滑动部;3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烫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组件、旋转平台、装夹定位组件、烫金机、收料组件;所述装夹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的夹持机构;所述上料组件用于输送待加工产品至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烫金机数量为多个设于所述旋转平台周侧,用于对所述夹持机构夹持的待加工产品烫金;所述收料组件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一侧,所述收料组件用于将烫金后的成品从所述夹持机构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烫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直线送料器、校位机构、第一移栽机构;所述直线送料器上端设有容放待加工产品的料仓架;所述校位机构设有用于容纳被加工产品的校正槽;所述第一移栽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升降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第一手指气缸;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夹头设有防滑胶垫;所述校位机构设于所述直线送料器与所述第一移栽机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烫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分割器、设于所述分割器动力输出端的转盘,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转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烫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转盘下端的驱动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盘的支撑托板、与所述支撑托板下端面连接的导柱架、与所述导柱架滑动连接的驱动器、与所述驱动器配合的压持器;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接板、第一驱动楔块,所述连接板设有滑动部,所述第一驱动楔块与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托板侧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压持器包括第二驱动楔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楔块上端面连接的限位压板、限位围挡、弹性复位件;所述限位围挡与所述支撑托板连接,且将所述第一驱动楔块、第二驱动楔块围合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驱动楔块与所述限位围挡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围挡设有与所述限位压板对应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支撑托板上端面围合有卡持被加工产品的卡持区;所述弹性复位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围挡与所述第二驱动楔块;所述第一驱动楔块设有第一驱动斜面,所述第二驱动楔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华何宪陈秋玲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远通五金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