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60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现有弹簧的端部软硬度相同,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簧体,所述簧体两端分别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和硬端部,所述簧体中至少一个端面的竖向投影呈圆形。在簧体两端分别设置软端部和硬端部,使得簧体两端部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既方便使用者通过翻转弹簧来获得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还能通过生产同种弹簧来获得两种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


[0001]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弹簧有钢丝环绕形成,所述弹簧呈柱状,且弹簧的两端部具有相同的软硬度,这就导致弹簧无法通过其两端为外界提供差异化的软硬度,进而需要生产多种不同结构的弹簧实现床芯区域差异化软硬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在弹簧两端分别设置软端部和硬端部,使得弹簧两端具备差异化的软硬度,既提升使用灵活性,还方便加工和使用,提升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弹簧,包括簧体,所述簧体两端分别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和硬端部,所述簧体中至少一个端面的竖向投影呈圆形。在簧体两端分别设置软端部和硬端部,使得簧体两端部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既方便使用者通过翻转弹簧来获得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还能通过生产同种弹簧来获得两种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所述簧体端部设有形成所述硬端部的硬端匝,所述硬端匝呈圆环状,以增大所述硬端匝的竖向投影面积。硬端匝能提升硬端部的抗形变性能,进而提升硬端部的硬度,圆形的硬端匝具有较大的投影面积,进而为簧体提供较好的抗倾倒性能,确保簧体能在竖向受力后完成竖向复位,防止簧体发生受力倾斜的情况。
[0006]作为优选,所述硬端匝的末端缠绕在所述簧体中段上,以限制硬端匝形变幅度。硬端匝的一端与簧体连接,末端缠绕固接在簧体中段上,使得硬端匝通过两端固定来提升抗形变性能,进而通过限制形变来提升硬度,进而向外展现较好的支撑性能。
[0007]作为优选,所述簧体端部设有形成所述软端部的软端匝,所述软端匝的末端悬空,以增大软端匝的形变幅度。软端匝的末端悬空设置,使其具有较好的形变性能,有效减小软端部的硬度,进而向外展现较好的柔软形变性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软端匝通过弯折形成至少一个供串簧缠绕的连接部。连接部形成供串簧缠绕的工位,确保相邻簧体间能通过串簧连接定位。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分置在所述软端匝的两侧,使得连接部可供两个互为平行设置的串簧进行串接,通过增加串簧数量来提升簧体的定位可靠性,进而防止簧体在受力形变时发生偏移的情况,确保簧体能精确复位。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间距离与所述硬端匝直径匹配,所述连接部中段的竖向投影与所述硬端匝重合,使得簧体轴线保持竖向设置,既通过增加连接部间距离来增加串簧间距离,进而提升簧体抗形变的可靠性,还能通过限制簧体竖向投影的面积来确保簧体被批量密集安装时互不干涉。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间设有呈圆弧状的衔接段,所述软端匝的末端通过弯折形成防脱部,以限制串簧脱离连接部。衔接段呈圆弧状,既能增大软端匝的竖向投影面积,提升抗倾倒性能,还能有效抵消连接部间的拉拽作用力,确保软端匝能在不受力时及时恢复原有形状。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呈直线状,所述连接部互为平行设置,连接部的设置方向与串簧的设置方向一致,通过增加串簧和连接部间的缠绕长度来提升连接可靠性,防止串簧和连接部发生相对滑动。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呈圆弧状,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硬端匝的直径。圆弧状的连接部能通过自身形变来对串簧施加作用力,有效提升串簧和连接部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4]作为优选,所述硬端匝和软端匝间跨接有中部匝,所述簧体由钢丝依次弯曲形成硬端匝、中部匝以及软端匝。中部匝为多个,既用于连接硬端匝和软端匝,还起到传递作用力的作用,确保簧体整体受力且匹配联动。
[0015]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的线径为A,1.5mm≤A≤4mm,既确保簧体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度,还确保簧体能在受力后及时恢复形变。
[0016]作为优选,所述簧体的匝数为B,4≤B≤15,既方便加工,还能为簧体提供较好的竖向复位性能。
[0017]作为优选,所述中部匝的直径为C,3cm≤C≤15cm,既有效提升簧体中部的抗侧向倾倒性能,还有效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0018]作为优选,所述簧体的高度为D,6cm≤D≤30cm,既确保簧体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竖向形变幅度,还有效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簧体两端分别设置软端部和硬端部,使得簧体两端部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既方便使用者通过翻转弹簧来获得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还能通过生产同种弹簧来获得两种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所述簧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所述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所述簧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所述簧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簧体,2、软端部,3、硬端部,4、硬端匝,5、软端匝,6、连接部,7、衔接段,8、防脱部,9、中部匝,10、串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弹簧,由簧体1组成,所述簧体1两端分别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2和硬端部3,所述簧体1中至少一个端面的竖向投影呈圆形。在簧体1两端分
别设置软端部2和硬端部3,使得簧体1两端部具有差异化的软硬度,既方便使用者通过翻转弹簧来获得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还能通过生产同种弹簧来获得两种差异化的支撑性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0027]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正反向设置簧体来拼合形成床芯时,由于簧体两端具有软硬度差异而使得芯体两面具有差异化的睡感,既能通过翻转床芯来获得差异化睡感,方便使用者选用,还能通过一种弹簧实现多样化的软硬度选择,通过减少簧体种类数量来方便加工,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0028]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簧体1由钢丝弯曲形成多匝结构,包括依次弯曲形成的硬端匝4、中部匝9以及软端匝5,所述中部匝9跨接在所述硬端匝4和软端匝5间,所述硬端匝4具有较好的抗形变性能,由此形成簧体1的硬端部3,所述软端匝5具有较好的形变性能,由此形成簧体1的软端部2,既能有效减少弹簧种类,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通过合理使用簧体1的两端部来获得差异化的软硬度,提升簧体1使用灵活性,提升使用体验。
[0029]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簧体1端部设有形成所述硬端部3的硬端匝4,所述硬端匝4呈圆环状,以增大所述硬端匝4的竖向投影面积。所述硬端匝4的一端与中部匝9一体连接,末端通过卷曲缠绕方式固接在位于簧体1中段且相邻的中部匝9上,使得硬端匝4通过两端固定方式来缩减受力形变幅度,进而使得硬端部3具有较好的抗形变性能,能为使用者提供较好的硬性支撑。
[0030]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簧体1端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包括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体(1)两端分别形成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软端部(2)和硬端部(3),所述簧体(1)中至少一个端面的竖向投影呈圆形,所述簧体(1)端部设有形成所述硬端部(3)的硬端匝(4),所述硬端匝(4)的末端缠绕在所述簧体(1)中段上,以限制硬端匝(4)形变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端匝(4)呈圆环状,以增大所述硬端匝(4)的竖向投影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体(1)端部设有形成所述软端部(2)的软端匝(5),所述软端匝(5)的末端悬空,以增大软端匝(5)的形变幅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端匝(5)通过弯折形成至少一个供串簧(10)缠绕的连接部(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为两个,且分置在所述软端匝(5)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间距离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威朱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