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尤其是一种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对基于硅(Si)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新能源汽车、船舶电气化与海洋动力、消费电子以及大功率推进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速和轻量化,已经成为功率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0003]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氮化镓(GaN)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高温、高频、大功率器件的首选材料之一。GaN半导体技术是具有战略性、先导性等显著特性的新一代半导体芯片技术。
[0004]与传统Si基电力电子器件相比,GaN电力电子器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高频、高功率密度、耐高温高压、抗辐射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需求,在功率管理和转换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已被公认为变革军事电子系统与架构的颠覆性元器件之一。
[0005]P
‑
GaN栅AlGaN/GaN HEMT器件是一种常规GaN增强型功率器件,理论上GaN材料具有出色的耐压能力,但由于GaN与Si、SiC以及蓝宝石等衬底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晶格失配,使得GaN外延存在高密度的缺陷,常用的Si衬底上的GaN外延的总位错密度约为109~10
10
cm
‑3。
[0006]由于非故意掺杂杂质和缺陷的存在,导致以Si为衬底的GaN外延表现为弱N型掺杂,其背景载流子浓度可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包括GaN场效应晶体管本体,所述GaN场效应晶体管本体包括C掺杂缓冲层以及设置于所述C掺杂缓冲层上的器件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C掺杂缓冲层内设置可耗尽背景载流子和沟道载流子的P型埋层,且在所述C掺杂缓冲层内设置用于补充由P型埋层耗尽的沟道载流子的N型埋层;在C掺杂缓冲层内,N型埋层位于P型埋层与器件沟道层结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是:N型埋层通过C掺杂缓冲层与P型埋层间隔,N型埋层与器件结构内的沟道层接触;在C掺杂缓冲层内,P型埋层包括P型第一埋区以及与所述P型第一埋区正对应的P型第二埋区;N型埋层包括N型第一埋区以及与所述N型第一埋区正对应的N型第二埋区;N型第一埋区与P型第一埋区正对应,N型第二埋区与P型第二埋区正对应;N型第一埋区的第一端位于P型第一埋区第一端的内侧,且N型第一埋区的第一端与器件结构内P
‑
GaN栅邻近漏极体一侧的端部平齐,N型第一埋区的第二端不超过P型第一埋区的第二端,N型第二埋区的两端位于P型第二埋区相应两端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是:器件结构还包括位于沟道层上的势垒层、位于所述势垒层上的钝化层、位于P
‑
GaN栅上的栅场板、用于形成源电极的源极体以及与所述源极体对应的源极场板,其中,源极体、漏极体与沟道层、势垒层均形成欧姆接触,P
‑
GaN栅位于源极体与漏极体之间,源极体对应邻近P型第一埋区,漏极体对应邻近P型第二埋区;P
‑
GaN栅以及栅场板位于钝化层内,P
‑
GaN栅支撑于势垒层上;所述源极场板与源极体连接,并覆盖钝化层上,且源极场板在钝化层上的横向长度小于钝化层相应的横向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是:所述N型埋层掺杂浓度的范围为6
×
10
17
cm
‑3~2
×
10
18
cm
‑3,N型埋层与P型埋层的间距H
NP
为:0.05μm≦H
NP
≦0.25μm;N型第一埋区、N型第二埋区位于漏极体以及P
‑
GaN栅邻近所述漏极体的端部之间,其中,N型第一埋区与覆盖钝化层上的源极场板空间交叠,N型第二埋区与源极场板空间非交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高功率优值与优异导通特性的GaN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是:N型第一埋区、N型第二埋区具有相同的厚度T
N
,且N型埋层的厚度T
N
为:0.1μm≦T
N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进,李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芯唐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