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单粒子烧毁的横向功率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单粒子烧毁的横向功率器件。
技术介绍
[0002]以LDMOS为典型的横向功率器件更容易与CMOS工艺兼容,同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更高的增益、更低的噪音以及恒定的输入阻抗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系统。但当LDMOS器件处于辐照环境中时,衬底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会被漏极和源极收集,增加器件的漏极缓冲电流,使得器件更容易发生单粒子烧毁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抗单粒子烧毁的横向功率器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抗单粒子烧毁的横向功率器件,该横向功率器件包括:
[0005]衬底,P
‑
阱区和N型漂移区形成在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所述P
‑
阱区内部包含第一空腔;P+源区和N+源区形成在所述P
‑
阱区的上表面;N
‑
漏极缓冲区形成在所述N型漂移区的远离所述P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单粒子烧毁的横向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功率器件包括:衬底(1),P
‑
阱区(2)和N型漂移区(3)形成在所述衬底(1)的上表面,所述P
‑
阱区(2)内部包含第一空腔(4);P+源区(5)和N+源区(6)形成在所述P
‑
阱区(2)的上表面;N
‑
漏极缓冲区(7)形成在所述N型漂移区(3)的远离所述P
‑
阱区(2)的一侧的上表面,所述N
‑
漏极缓冲区(7)内部包含第二空腔(8);N+漏区(9)形成在所述N
‑
漏极缓冲区(7)的上表面;所述P
‑
阱区(2)、N型漂移区(3)、P+源区(5)、N+源区(6)、N
‑
漏极缓冲区(7)和N+漏区(9)的表面还形成有器件顶层,所述器件顶层包括源极(10)、漏极(11)、栅极(12)、氧化层(13)和场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4)为多边形结构或球形结构或椭球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源区(5)和N+源区(6)形成在所述P
‑
阱区(2)的远离所述N型漂移区(3)的一侧的上表面,所述P
‑
阱区(2)在纵向剖面上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空腔(4)在纵向剖面上也为L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4)在横向上的长度与所述P
‑
阱区(2)在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芯唐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