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76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驾驶室悬置上支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包括支撑臂,支撑臂为具有空腔的薄壁结构,支撑臂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翻转轴连接的连接孔,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连接的安装部。该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为通过轻合金材质制成的空心薄壁结构,充分利用了空心薄壁结构的高强度,在满足使用强度需求的前提下,相较于传统冲压焊接或球墨铸造结构,重量大幅降低,综合成本也得以减少,利于提高新能源重卡车型的轻量化竞争力。量化竞争力。量化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驾驶室悬置上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卡车在维修时需要翻转驾驶室,卡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在安装时,驾驶室下方必须有连接驾驶室与悬置系统的上支架。
[0003]现有技术中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以钢板冲压焊接或整体球墨铸造结构为主,不利于新能源重卡车型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包括支撑臂,支撑臂为具有空腔的薄壁结构,支撑臂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翻转轴连接的连接孔,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连接的安装部。
[0006]优选地,支撑臂的空腔靠近安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支撑臂的空腔靠近连接孔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
[0007]优选地,支撑臂的空腔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
[0008]优选地,加强筋将支撑臂的空腔和第一开口一分为二。
[0009]优选地,安装部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第三翼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均由支撑臂一端向上凸起,并且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呈两个相背的L形,第三翼板横跨两个所述L形的底边并且由支撑臂一端向一侧凸起,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第三翼板上均设有螺栓安装孔。
[0010]优选地,螺栓安装孔两端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一翼板、第二翼板、第三翼板的厚度。
[0011]优选地,支撑臂上设有位于连接孔一侧的限位挡块。
[0012]优选地,该支架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
[0013]优选地,该支架的材质为ZL101铝合金。
[0014]本技术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为通过轻合金材质制成的空心薄壁结构,充分利用了空心薄壁结构的高强度,在满足使用强度需求的前提下,相较于传统冲压焊接或球墨铸造结构,重量大幅降低,综合成本也得以减少,利于提高新能源重卡车型的轻量化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中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实施例中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的立体图;
[0017]图3为实施例中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的立体图;
[0018]图4为实施例中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的立体图;
[0019]图5为实施例中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照图1

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包括支撑臂1,支撑臂1为具有空腔2的薄壁结构,支撑臂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翻转轴连接的连接孔3,支撑臂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连接的安装部,该支架采用浇铸工艺一体铸造成型,其材质为ZL101铝合金。
[0021]该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通过轻合金材质与空心薄壁结构设计有效结合,能够在满足使用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大幅减少了自身重量,单件成品重5.5kg,相较于传统冲压焊接或球墨铸造结构的支架,重量降低19kg/车,轻量化率达63.3%,综合成本下降12%。
[0022]本实施例中,安装部包括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和第三翼板6,第一翼板4和第二翼板5均由支撑臂1一端向上凸起,并且第一翼板4和第二翼板5呈两个相背的L形,第三翼板6横跨两个所述L形的底边并且由支撑臂1一端向一侧凸起,通过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和第三翼板6能够增大支撑臂1上端的安装面,使支撑臂1与驾驶室连接得更加稳定、牢固。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和第三翼板6上均设有螺栓安装孔7。
[0023]具体地,安装部的螺栓安装孔7的数量共八个,第一翼板4上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孔7,第二翼板5和第三翼板6上分别设有两个螺栓安装孔7,通过在螺栓安装孔7中装入螺栓即可将该支架与驾驶室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地,螺栓安装孔7两端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第三翼板6的厚度。通过增大螺栓安装孔7的厚度,可以使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第三翼板6与驾驶室的连接位置的强度更大,从而在保证结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了安装部上除螺栓安装孔7以外部位的厚度,进一步减少了材料使用量,降低了上支架的重量。
[0025]本实施例中,支撑臂1的空腔2靠近安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8,支撑臂1的空腔2靠近连接孔3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9。第一开口8和第二开口9使空腔2的两端与外部相通,能够满足浇铸工艺中所使用的砂芯安装以及利于浇铸后的清砂步骤,也能避免喷涂油漆时在空腔2内积存油漆,另外,在该支架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开口8和第二开口9还能防止雨水在空腔2中积存。
[0026]为了保证具有空腔2的支撑臂1能够有足够大的抗弯曲强度,支撑臂1的空腔2内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将支撑臂1的空腔2和第一开口8一分为二。
[0027]本实施例的支撑臂1上还设有位于连接孔3一侧的限位挡块11,通过限位挡块11可对上支架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1),支撑臂(1)为具有空腔(2)的薄壁结构,支撑臂(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翻转轴连接的连接孔(3),支撑臂(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驾驶室连接的安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的空腔(2)靠近安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8),支撑臂(1)的空腔(2)靠近连接孔(3)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的空腔(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加强筋(10)将支撑臂(1)的空腔(2)和第一开口(8)一分为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驾驶室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安装部包括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和第三翼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生李卫群王庭波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普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