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69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盒,固定盒上端设置有激光雷达本体,固定盒上端设置有安装槽,固定盒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含有撑架、转杆、第二锥齿轮、转板、转筒;自润滑组件,所述自润滑组件包含有自润滑板、旋块、辅助槽、定位柱;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内设置的转杆配合转筒,可以带动激光雷达本体进行旋转,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配合第一锥齿轮,可以便于带动转杆转动。可以便于带动转杆转动。可以便于带动转杆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
[0003]现有技术中的车路协同就是通过激光雷达配合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其可以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而激光雷达主要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
[0004]但是现有的车路协同中的激光雷达一般固定安装,且在道路周围安装激光雷达时照射的方向固定,导致激光雷达只能对同一区域固定角度进行探测、预测,无法对激光雷达照射不到的角度区域进行探测、预测,造成需要安装多组激光雷达进行作业,造成成本的浪费,进而需要作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盒(2),固定盒(2)上端设置有激光雷达本体(3),固定盒(2)上端设置有安装槽(4),固定盒(2)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6);角度调节结构(7),所述角度调节结构(7)包含有撑架(71)、转杆(72)、第二锥齿轮(73)、转板(74)、转筒(75);自润滑组件(8),所述自润滑组件(8)包含有自润滑板(82)、旋块(83)、辅助槽(831)、定位柱(84);及锁定结构(9),所述锁定结构(9)包含有挤压槽(901)、限位槽(902)、限位杆(903)、挤压板(904)、挤压块(905)、旋板(906)、卡槽(907)、助旋槽(908)、卡板(909)、拨板(910)、弹簧(9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2)设置为桶状结构,安装槽(4)设置为截面为T形的盘状槽,安装槽(4)上下贯穿固定盒(2),安装槽(4)上端设置有多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71)位于固定盒(2)内部,撑架(71)外侧固定连接固定盒(2)侧壁,撑架(71)中间活动设置有转杆(72),转杆(72)底部活动连接固定底座(1),转杆(72)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3),第二锥齿轮(73)与第一锥齿轮(6)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74)设置为盘状结构,转板(74)底部固定连接转杆(72),转板(74)底部与撑架(71)贴合,转板(74)上端固定安装有转筒(75),转筒(75)设置为上下贯穿的筒状结构,转筒(75)上端贯穿安装槽(4)并延伸至外侧,转筒(75)上端固定连接激光雷达本体(3)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板(81)位于安装槽(4)内部,安装环板(81)设置为截面为L形的环形板状结构,安装环板(81)内侧固定连接有自润滑板(82),自润滑板(82)设置为石墨材质的环形结构,自润滑板(82)内径与转筒(75)外径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板(81)内部等距设置有多组定位柱(84),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先锋涂中球刘超孙存鑫魏伯伟吴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