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的可快速更换减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可快速更换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需求猛增。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地表土地资源的向下延伸,是国家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可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和内涝灾害频发等困境。世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科学开发和安全利用地下空间,是改善城市生存空间、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已经进入黄金时期。以地下轨道交通为例,预计2022年,共有23座城市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57条,总里程达到1030公里,新增车站629座。
[0003][0004]当前的抗震设计主要采取增加配筋率或加大截面尺寸的方式增大地下结构的刚度,从而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此种设计方法往往会增大结构的内力,同时局部加强的方式容易造成刚度突变、局部应力集中和薄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的可快速更换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该支座包括上连接组件、下连接组件,以及位于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之间的减震组件;所述的减震组件包括依次接触的上座板(2)、钢滑块(3)、下座板(4);所述的上座板(2)和下座板(4)与钢滑块(3)接触的一侧设有一层用于降低接触面摩擦的材料;所述的上座板(2)固定在上连接组件底面;所述的下座板(4)固定在下连接组件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的可快速更换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滑块(3)上部为半球体,下部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底面为弧形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的可快速更换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板(2)与钢滑块(3)接触的一侧中部设有与半球体贴合的凹槽;所述的下座板(4)与钢滑块(3)接触的一侧中部设有与弧形凸面贴合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的可快速更换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凹槽四周设有限位挡环(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结构用转动
‑
滑动自协调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