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144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属于结构减振或抗震装置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摩擦装置第一层为摩擦板,第二层为两个摩擦块,第三层为摩擦板;外套管的两侧固定有碟簧挡板B,内套管的两侧与碟簧挡板B接触,碟簧挡板B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推管,推管的外侧设置有锚固板;导向杆穿过碟簧并锚固在碟簧挡板B和碟簧挡板A上,螺杆的一侧锚固在碟簧挡板A处,另一侧锚固在远侧的锚固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摩擦装置在外部往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摩擦力变化量对复位装置提供恢复力,可减少安装时对阻尼器中碟簧施加预压力引起碟簧的压缩变形。相比于已有的碟簧式自复位耗能阻尼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碟簧的变形能力,实现建筑结构超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属于减振或抗震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即使按照规范要求设计的建筑结构仍可能发生破坏甚至倒塌。部分结构即使震后不倒,也可能产生影响正常使用的残余变形。自复位阻尼器可以提高结构的韧性,减少结构在震后的残余变形。传统的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主要由自复位装置、摩擦装置组成。其耗能减振机理是: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通过摩擦装置的相对运动消耗地震能量,之后阻尼器通过自复位装置提供的复位力回到初始状态。
[0003]随着自复位耗能阻尼器工程应用的增加以及相关研究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自复位耗能阻尼器不断出现,然后,目前应用较多的阻尼器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变形能力不足:自复位耗能阻尼器的变形能力受限于复位材料的变形能力,无法满足在大震或超大震下的正常工作。
[0005]2、装配工艺复杂:以钢绞线作为复位材料的阻尼器存在预应力施加的问题,为其装配带来一定的困难。
[0006]3、力学性能不稳定: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包括摩擦装置(1)和自复位装置,摩擦装置(1)包括摩擦板(11)和摩擦块(12),摩擦装置(1)为三层板固定而成,第一层为一张摩擦板(11),第二层为两个摩擦块(12)分别设置在摩擦板(11)的左右两侧,第三层为摩擦板(11)且与第一层的位置对应,摩擦板(11)与摩擦块(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自复位装置包括内套管(9)、外套管(10)、推管(8)、碟簧挡板A(4)、碟簧挡板B(5)、导向杆(2)、碟簧(3)、螺杆(7)和锚固板(6),内套管(9)设置在外套管(10)内,外套管(10)的两侧固定有碟簧挡板B(5),内套管(9)的两侧与碟簧挡板B(5)接触,碟簧挡板B(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推管(8),推管(8)的外侧设置有锚固板(6);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军凯李文鹏王立峰张建民齐行军刘威闯许国山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日甲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