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声学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0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体声学诊断装置,它由传声换能器及信号放大处理两部分所组成,它能对人体内脏器官发出的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分析,求出频谱中“峰值位置、形心位置、高频比重、低频比重”等四个特征参数,并进而与正常人的相应特征参数标准进行对照,从而判定被测者是否患有早期冠心病,可广泛用作医疗部门的诊断仪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对人体器管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诊断的装置,属声波或次声波的测量分析设备领域。目前,医学界用于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仪器或设备品种繁多,采用的方法也很多,如心电图机、心音图机、超声心动图机、阻抗血流图机以及同位素扫描机等等。这些设备仪器各有其特点和实用价值,也各有其不足。主要问题是仪器所检测到的信息对判别是否冠心病而言,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因此,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出现率均较高,造成医生或患者对仪器的检测结果产生怀疑或误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除对这些仪器及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外,还不断寻求新的无创性检测手段。根据人体声学理论,心脏产生的心音是一种复合音,是时间、频率和幅度的三维矢量,它是由心脏在舒缩运动中,心肌、血液、瓣膜和大血管的机械(声学)振动所产生的。这些声波振动,既包括可以为人耳听到的不可闻振动,也包括人耳听不到的不可闻振动,通过对心音的频谱分析,心音有很大部分能量,集中在低于20HZ以下的不可闻频段(即次声区),这之中就包括了成为临床诊断重要信息的病理性杂音等(图7显示了心音和耳可听域之间的关系)。有关心音的最新分析研究表明,在心音的超低频频谱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声学诊断装置,它包括一个可以从人体上捡拾声音信号的传声换能器(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能对人体声音信号进行数据处理的部分,这部分由跟随器(2),前置放大器(3),低通滤波器(4),放大器(5),模—数转换器(6),计算机(7)及终端(8)所组成,其中,跟随器(2)是一个由场效应管T1,电阻R2、R3组成的源极输出器,电容C1为联接传声换能器(1)的耦合电容;前置放大器(3)由运算放大器T2、电阻R5、R6所组成,R4为衰减电位器,C2为耦合电容;低通滤波器(4)是一个由四个运算放大器T3、T4、T5、T6构成的有源滤波器,其中,T3、R15、C4和T4、R8、C6分别构成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冠群齐俊瑞李健聂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保定地区人体声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