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α-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359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0002]α

萘酮二聚体衍生物主要来自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常从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中分离得到,其结构特点是以α

萘酮衍生物作为结构单元,大部分通过8~4

碳碳键,少部分为碳氧键将两个α

萘酮衍生物聚合为二聚体,连接方式通常为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苯环和另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苯环连接或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苯环与另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环己酮环连接。α

萘酮二聚体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菌等,因此具有用于药物或作为药物前体开发的潜力,相关论文报道包括:NasiniG等发表的“Secondarymould metabolitesofCladosporiumtenuissimum,ahyperparasiteofrustfungi”,YamazakiH等发表的“Halogenatedcladosporolsproducedbythesodiumhalide

supplementedfermentationofthe plant

associatedfungusCladosporiumsp.TMPU1621”,等等。
[0003]随着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活性药物,α

萘酮二聚体衍生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的α

萘酮二聚体衍生物大部分通过8~4

碳碳键,少部分为碳氧键,将两个α

萘酮聚合,即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苯环和另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苯环连接或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苯环与另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环己酮环连接。尚未发现通过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环己酮环和另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环己酮环连接方式聚合的α

萘酮二聚体衍生物。因此,提供一种新聚合方式、具有抑癌活性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化合物是专利技术人从腐生真菌Neohelicosporiumgriseum的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得到,经鉴定具有罕见的3~2

碳碳键聚合方式(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环己酮环和另一分子α

萘酮衍生物的环己酮环连接),并经进一步的检测具有显著的抑制卵巢癌细胞株的活性,有望在制备防治卵巢癌的药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腐生真菌Neohelicosporiumgriseum,是由贵州理工学院真菌资源研究室分离获得并已进行了保藏,保藏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保藏中心,保藏日:2019年11月20日,保藏登记号为GZAAS22

2002。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说明。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Ⅰ或式Ⅱ所示:
[0008][0009]标示碳序号的式Ⅰ如下所示:
[0010][0011]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菌种活化:取出保藏的腐生真菌Neohelicosporiumgriseum,接种,静置培养后,备用;B)发酵种子液制备:将步骤A)活化后的菌落切碎后,接种于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12d;
[0012]C)接种:采用固体发酵方式,每个发酵袋装入大米50

100份、水50

100份,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步骤B)所得发酵种子液,静置培养90

110d后得到发酵培养基;
[0013]D)萃取:用乙酸乙酯/甲醇混合溶剂浸泡步骤C)所得发酵培养基,搅拌,离心,收集上清液于旋转蒸发仪中回收溶剂,得到粗浸膏;
[0014]E)分离纯化:将步骤D)所得粗浸膏经层析分离,得到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所述层析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法、凝胶柱层析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0015]优选地,所述液体培养基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得:麦芽糖18

22份、谷氨酸钠8

12份、磷酸二氢钾0.4

0.6份、硫酸镁0.2

0.4份、葡萄糖9

11份、酵母粉2.5

3.5份、甘露醇18

20份、水950

1050份。
[0016]优选地,所述乙酸乙酯/甲醇混合溶剂由乙酸乙酯和甲醇按8

12:1的体积比组成。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E)包括: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溶解所述步骤D)所得粗浸膏,与硅胶按1:1.4

1.6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待溶剂挥发后得到河沙状样品,该样品作为一次上柱样品,备用;称取硅胶粉装入分离柱中,让硅胶粉缓缓下沉直至不再下沉时,加入所述一次上柱样品,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2

3个柱体积,每480

520mL洗脱溶剂为一份进行收集,每份洗脱样品经薄层层析点板,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按100:0~0:100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2

3个柱体积,每480

520mL洗脱溶剂为一份进行收集,每份洗脱样品经薄层层析点板,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展开,TLC分析,合并斑点颜色和R
f
值均一致的相同组分,回收溶剂,得到20个组分,将在254nm下呈红色斑点且365nm下显鲜黄色荧光的组分15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溶解,过SephadexLH

20柱,甲醇洗脱,每个馏份收集9

11mL,再用薄层层析点板,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展开,TLC分析,合并斑点颜色和R
f
值均一致的相同组分,回收溶剂,得到4个组分,将在254nm下呈红色斑点
且365nm下显鲜黄色荧光的组分15

3用甲醇溶解后,过半制备型RP18柱,甲醇/水以5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Ⅰ或式Ⅱ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菌种活化:取出保藏的腐生真菌Neohelicosporium griseum,接种,静置培养后,备用;B)发酵种子液制备:将步骤A)活化后的菌落切碎后,接种于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12d;C)接种:采用固体发酵方式,每个发酵袋装入大米50

100份、水50

100份,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步骤B)所得发酵种子液,静置培养90

110d后得到发酵培养基;D)萃取:用乙酸乙酯/甲醇混合溶剂浸泡步骤C)所得发酵培养基,搅拌,离心,收集上清液于旋转蒸发仪中回收溶剂,得到粗浸膏;E)分离纯化:将步骤D)所得粗浸膏经层析分离,得到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所述层析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法、凝胶柱层析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得:麦芽糖18

22份、谷氨酸钠8

12份、磷酸二氢钾0.4

0.6份、硫酸镁0.2

0.4份、葡萄糖9

11份、酵母粉2.5

3.5份、甘露醇18

20份、水950

1050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乙酯/甲醇混合溶剂由乙酸乙酯和甲醇按8

12:1的体积比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

萘酮衍生物二聚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溶解所述步骤D)所得粗浸膏,与硅胶按1:1.4

1.6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待溶剂挥发后得到河沙状样品,该样品作为一次上柱样品,备用;称取硅胶粉装入分离柱中,让硅胶粉缓缓下沉直至不再下沉时,加入所述一次上柱样品,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按100:0~0:100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2

3个柱体积,每480

520mL洗脱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娟卢永仲马建杨明飞马小彦肖兴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