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77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及设在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模芯组件,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模芯组件连通的注塑口,所述模芯组件包括:下模芯组件,设在所述下模板上,其包括底座、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形腔芯子,每根所述下形腔芯子上设有对称的下形腔槽,所述底座对应所述下形腔槽内侧设有插针定位槽、外侧设有下导线定位槽;上模芯组件,设在所述上模板上,其包括上座、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上座上的上形腔芯子,每根所述上形腔芯子上设有对称的上形腔槽,对应所述上形腔槽外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下端设有上导线定位槽。槽。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型燃气表通常采用电机阀作为执行机构来控制燃气表的开启与关闭,具体地说,电机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控制齿条运动或者控制螺母运动以达到控制阀口开关的目的。燃气表的壳体上通常留有孔位,用于安装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内端通过导线与电机阀连接,接线端子的外端通过与之相匹配的接线端子与燃气表的控制模块连接,接线端子之间为可插拔连接。传统的燃气表用接线端子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0326188 U”、名称为“一种燃气表接线柱”或授权公告号为“CN 215418662 U”、名称为“一种燃气表用金属过线螺栓”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主要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插针端子,插针端子的尾部均伸出壳体后与导线焊接。存在的缺点是:1、插针端子受到外力(如与连接器插头之间的插拔或受到碰撞等)的作用后,与壳体之间容易产生缝隙,而造成燃气的泄露,进而引发安全事故;2、导线与插针端子的焊接处之间抗拉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导线的接触不良或断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曾申请了一种名称为“燃气表用连接器及燃气表”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结构包括: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设在插座壳体内的插针端子及连接于插针端子尾部的导线,导线前端的导体焊接于插针端尾部、并形成有凸起部,导线、插针端子的连接端及凸起部一体注塑于成型于插座壳体内。如何实现上述结构的一体注塑成型及多工位高效生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及设在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模芯组件,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模芯组件连通的注塑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包括:
[0006]下模芯组件,设在所述下模板上,其包括底座、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底座上的下形腔芯子,每根所述下形腔芯子上设有对称的下形腔槽,所述底座对应所述下形腔槽内侧设有插针定位槽、外侧设有下导线定位槽;
[0007]上模芯组件,设在所述上模板上,其包括上座、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上座上的上形腔芯子,每根所述上形腔芯子上设有对称的上形腔槽,对应所述上形腔槽外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下端设有上导线定位槽;
[0008]所述上座内设有与所述上形腔槽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注塑口与第一流道连通。
[0009]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形腔芯子由第一上形腔芯子、第二上形腔芯子组成,所述下形腔芯子由第一下形腔芯子、第二下形腔芯子组成。
[0010]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形腔芯子上端与固定
在所述上模板上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下形腔芯子下端与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的底板连接。
[0011]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心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设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由上中心座和下中心座组成,所述上座底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座相适应的上凹槽,所述插针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上中心座、下中心座之间,所述第一流道由所述上座与中心座共同围成。
[0012]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端设有导线定位座,所述下导线定位槽设在所述导线定位座上。
[0013]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同根所述下形腔芯子上的下形腔槽之间通过第二流道相互连通,同根所述上形腔芯子上的上形腔槽之间通过第二流道相互连通。
[0014]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定位座上设有可更换的线槽座,所述下导线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线槽座上。
[0015]本技术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优点如下:通过下模芯组件和上模芯组件的结构设计,以实现对接线端子的一体注塑成型和多工位(8工位)高效生产。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型模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下模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上模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下形腔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上形腔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中心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线槽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

9所示,本技术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和设在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之间的模芯组件3。所述上模板1上设有与所述模芯组件3连通的注塑口4。所述模芯组件3包括:下模芯组件5和上模芯组件6。所述下模芯组件5设在所述下模板2上,其包括底座7和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底座7上的下形腔芯子8,所述下形腔芯子8理想为二对。每根所述下形腔芯子8上设有对称的下形腔槽9,所述底座7对应所述下形腔槽9内侧设有插针定位槽10,所述底座7对应所述下形腔槽9外侧设有下导线定位槽11。所述上模芯组件6设在所述上模板1上,其包括上座12和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上座12上的上形腔芯子13,每根所述上形腔芯子13上设有对称的上形腔槽14,对应所述上形腔槽14外侧设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下端设有上导线定位槽16。同根所述下形腔芯子8上的下形腔槽9之间通过第二流道25相互连通,同根所述上形腔芯子13上的上形腔槽14之间通过第二流道
25相互连通。所述下形腔槽9和上形腔槽14共同组成接线端子的注塑形腔。
[0027]所述上座12内设有与所述上形腔槽14连通的第一流道17,所述注塑口4与第一流道17连通。接线端子的插针27与导线28焊接后,所述插针27插接在所述插针定位槽10内进行固定,所述导线28设在所述下导线定位槽11和上导线定位槽16内进行固定。
[0028]优选的,所述上形腔芯子13由第一上形腔芯子1301、第二上形腔芯子1302组成,所述下形腔芯子8由第一下形腔芯子801、第二下形腔芯子802组成。所述第一上形腔芯子1301上端与固定在所述上模板1上的顶板20连接,所述第一下形腔芯子801下端与固定在所述下模板2上的底板19连接。通过分体结构,以便于所述上形腔芯子13、所述下形腔芯子8的切割和安装。
[0029]优选的,所述底座7的中心设有下凹槽21,所述下凹槽21内设有中心座22,所述中心座22由上中心座2201和下中心座2202组成,所述上座12底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座22相适应的上凹槽23,所述插针定位槽10设置在所述上中心座2201、下中心座2202之间,所述第一流道17由所述上座12与中心座22共同围成。通过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及设在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之间的模芯组件(3),所述上模板(1)上设有与所述模芯组件(3)连通的注塑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3)包括:下模芯组件(5),设在所述下模板(2)上,其包括底座(7)、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底座(7)上的下形腔芯子(8),每根所述下形腔芯子(8)上设有对称的下形腔槽(9),所述底座(7)对应所述下形腔槽(9)内侧设有插针定位槽(10)、外侧设有下导线定位槽(11);上模芯组件(6),设在所述上模板(1)上,其包括上座(12)、两两相对的嵌设在所述上座(12)上的上形腔芯子(13),每根所述上形腔芯子(13)上设有对称的上形腔槽(14),对应所述上形腔槽(14)外侧设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下端设有上导线定位槽(16);所述上座(12)内设有与所述上形腔槽(14)连通的第一流道(17),所述注塑口(4)与第一流道(1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形腔芯子(13)由第一上形腔芯子(1301)、第二上形腔芯子(1302)组成,所述下形腔芯子(8)由第一下形腔芯子(801)、第二下形腔芯子(80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星陶秀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