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电源的整体结构。技术背景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焊接电源冷却方式为前后风道,上层为一个 密封腔。焊接电源在使用时,如果发热器件与控制P板处于同一个腔 内,发热器件散发的热量会导致腔内环境温度上升,环境温度的上升 很容易导致控制P板发生故障。 一方面,上层发热器件(控制变压器 等)散发的热量对控制P板的工作温度影响很大,导致控制P板上的 电子器件失效。另一方面,为了散热,如果在侧板(或后板)设置百 叶窗散热的话,电源外部的粉尘及金属粉尘将在控制P板上面堆积,容易导致IC等管脚之间短路,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 了一种焊接电源的整体结构,其为两层三腔式结构,其中控制p板置 于密封腔内,釆用隔板将发热器件与控制p板隔开,在发热器件所处 的腔的侧板设有百叶窗散热,从而避免发热器件散发的热量影响控制 p板,并且防止粉尘及金属粉尘在控制p板上堆积。附困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l为现有技术中焊接电源结构的立体图,其中部分盖板被拆除;图2是本技术的焊接电源结构的立体图,其中部分盖板被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电源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分上下两层,控制P板和发热器件置于上层,冷却风扇置于下层,其特征在于,上层由立式隔板分成两腔,其中一腔为密封腔,用于放置控制P板,而另一腔放置发热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年,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