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550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血液接触类医疗器械。上述抗凝涂层的制备方包括如下步骤:获得非还原端端基带有醛基的肝素分子;将非还原端端基带有醛基的肝素分子与氨基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进行胺醛缩合反应,制备改性后的肝素,氨基化合物还含有反应活性基团;将改性后的肝素与反应单体混合,使改性后的肝素所含有的反应活性基团与反应单体所含有的不饱和双键进行聚合,制备聚合物;在基材表面涂布含有聚合物的溶液,再使交联基团交联固化,在基材表面形成抗凝涂层。上述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能够保证肝素的抗凝血效性且对医用基材具有普适性。医用基材具有普适性。医用基材具有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使用中,在血液接触类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的血液接触面极易触发凝血因子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红细胞粘附和补体激活等多条凝血机制,引起凝血和形成血栓等并发症。对生物医用原材料进行抗凝涂层改性,可极大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
[0003]肝素抗凝涂层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商业化最为成熟的一类抗凝涂层,此外,磷酰胆碱、白蛋白等惰性抗凝涂层也已形成了非常成功的医疗器械产品应用。肝素分子链中存在羧基、磺酸基等电负性活性基团。肝素抗凝涂层接枝技术一般可以利用这些活性基团,进行共价反应直接接枝在基材表面,或形成新的目标活性基团,比如叠氮基、氨基和双键等,再进一步连接在基材表面。但这些基于肝素分子链多点的共价连接或多点改性后的共价连接,不利于肝素分子链的对外伸展,容易隐藏肝素的五元糖环等抗凝活性位点,从而对其活性造成极大抑制,甚至有接枝到基材表面后失活的风险。
[0004]Carmeda肝素抗凝涂层采用端点接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得非还原端端基带有醛基的肝素分子;将所述非还原端端基带有醛基的肝素分子与氨基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进行胺醛缩合反应,制备改性后的肝素,所述氨基化合物还含有反应活性基团;将所述改性后的肝素与反应单体混合,所述反应单体选自含有交联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含有交联基团的烯烃类单体中的任一种或几种,使所述改性后的肝素所含有的反应活性基团与所述反应单体所含有的不饱和双键进行聚合,制备含有所述交联基团的聚合物;及在基材表面涂布含有所述聚合物的溶液,再使所述交联基团交联固化,在所述基材表面形成抗凝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活性基团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基、环烷基、碳氮双键及碳氮三键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还原端端基带有醛基的肝素分子与氨基化合物进行胺醛缩合反应的步骤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1)所述氨基化合物选自丙烯基胺、甲基丙烯酰胺、环丙胺、对丙烯基苯胺、对甲基丙烯基苯乙胺、异氰酸乙胺及异氰酸苯胺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2)所述氨基化合物与所述非还原端端基带有醛基的肝素分子的质量比为1:(0.5~100);(3)所述胺醛缩合反应的过程中,还加入了还原剂,所述还原剂与所述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50);和(4)所述胺醛缩合反应的温度为30℃~60℃,时间为0.5h~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基团包括羟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及硅氧基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改性后的肝素所含有的反应活性基团与所述反应单体所含有的不饱和双键进行聚合的步骤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1)所述反应单体选自4

羟基丁基丙烯酸酯、2

羟基乙基丙烯酸酯、3

(三甲氧基甲硅基)丙烯酸丙酯、[3

(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威毛泉山康亚红王伟杰张媛婷楚艳杰姜洪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