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39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其包括腰部支撑装置、下肢活动装置和脚部活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下肢活动装置和脚部活动装置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包括腰部支撑架;所述下肢活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腰部连接关节、大腿活动杆、腿连接关节以及小腿活动杆,所述腰部连接关节的另一端与腰部支撑架连接;所述脚部活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脚部转动关节和脚固定装置,所述脚部转动关节的另一端与小腿活动杆连接;所述脚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大腿活动杆和小腿活动杆上均设置有惯性测量单元,所述腰部连接关节、腿连接关节和脚部转动关节上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辅助患者康复行走。康复行走。康复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机器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康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康复医疗方面,康复机器人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康复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康复师的治疗效率,并能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客观评价康复训练的强度、时间和效果,使康复治疗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康复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康复训练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康复治疗效果。
[0003]日常生产中或者体育运动中很容易造成腿部受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中常需要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辅助。下肢外骨骼也就是行走康复机器人则是为人体运动辅助而开发的,主要用于帮助下肢并未完全丧失活动能力的瘫痪患者或者腿部受伤患者。外骨骼可以在人体关节位置提供外力矩,以替代患者缺乏的运动功能,从而给予这些患者更大的力量以恢复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运动,如站立、坐下和走路的能力。
[0004]相比较国外已经成熟的康复机器技术,我国在该康复医疗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产品的技术壁垒高,起步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腰部支撑装置(1)、两个下肢活动装置(2)和两个脚部活动装置(3)以及用于驱动下肢活动装置(2)和脚部活动装置(3)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腰部支撑装置(1)包括腰部支撑架(1

2);所述下肢活动装置(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腰部连接关节(2

3)、大腿活动杆(2

1)、腿连接关节(2

2)以及小腿活动杆(2

4),所述腰部连接关节(2

3)的另一端与腰部支撑架(1

2)连接;所述脚部活动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脚部转动关节(3

3)和脚固定装置,所述脚部转动关节(3

3)的另一端与小腿活动杆(2

4)连接;所述脚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所述大腿活动杆(2

1)和小腿活动杆(2

4)上均设置有惯性测量单元(6),所述腰部连接关节(2

3)、腿连接关节(2

2)和脚部转动关节(3

3)上均设置有角度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4)、惯性测量单元(6)和角度传感器(5)均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架(1

2)上用于对腰后侧支撑的腰部围板(1

1),所述腰部支撑架(1

2)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围板(1

1)上还连接有用于对腰前侧固定的腰前板(1

3),所述腰部围板(1

1)为U形架且与腰前板(1

3)相适配,所述腰前板(1

3)为弧形板,所述腰部围板(1

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槽(111),所述腰前板(1

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槽(111)相适配的第二通槽(131),所述第一通槽(111)和第二通槽(131)之间通过贯穿在二者之间的调节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挥吴少帅王月英耿燕郭红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省化妆品检验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