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29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按重量份数计,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00份;促进剂3~6份;聚醚多元醇5~15份;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0.02~0.2份;无氟表面助剂0.05~0.5份;溶剂50~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组合物附着于基材表面后,能够减小基材表面的本征接触角,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中的氟碳键使环氧树脂组合物具备优异的表面迁移能力,能够填补基材表面微结构的凹坑,形成有利于界面液体完成Cassie/Wenzel润湿模型转换的粗糙形貌,从而减小界面液体与固化片表面接触角的滞后性,缩短界面液体在固化片表面完全铺展所需的时间。片表面完全铺展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卷对卷工艺制备的固化片通常与其他材料一同制成复合材料后使用,比如在其表面涂布或喷注胶黏剂、涂料、油墨、颜料等;这些涂料在操作时一般呈液态,并与空气、固化片形成固



气三相界面。固化片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具有大量规则排布的微结构(凸起和凹坑),因此会涉及粗糙表面的界面问题。对此,Cassie和Wenzel提出了润湿模型,认为在亲液固体的粗糙表面,液体先是铺展在凸起部分的表面,然后逐渐渗入凹坑完成铺展,其表观接触角会持续变化直至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接触角滞后现象,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即铺展时间)完成。渗入凹坑的浸润过程能否发生、发生的时长,都会影响液体材料的润湿程度、与底材的结合力等,而由此引发的接触角滞后现象则会影响生产过程中对液体平衡状态的判断,如加注液体的压力、面积、高度、温度、耗时等。因此,使用固化片制备复合材料时,应尽可能缩短铺展时间以便调控加注液体的参数。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454955A中,利用物理或机械方法对固化片表面进行粗化处理,通过增加表面粗糙度至一定范围,解决UV固化树脂在固化片表面铺展厚度超标的问题。这样的处理工艺需要额外对固化片表面进行粗化处理,过程繁琐;且无法控制树脂的铺展时间,影响加注液体的参数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界面性能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0006][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和芴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选自咪唑类促进剂、有机脲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满足如下条件(1)~(3)中的至少一项:
[0010](1)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800g/mol~5000g/mol;
[0011](2)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0mg KOH/g~80mg KOH/g;
[0012](3)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2。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满足如下条件(4)~(5)中的至少一项:
[0014](4)所述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氟碳键数目≥1;
[0015](5)所述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分子中非离子型亲水基团数目≥1。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氟表面助剂同时具备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溶剂选自丙酮、丁酮、N,N

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醚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组合物还包括固化剂,所述固化剂选自多元胺型固化剂、芳香胺类固化剂、聚酰胺类型固化剂和酰肼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在制备固化片中的应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包括基材和附着于所述基材上的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上述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002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将本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组合物附着于基材表面后,其中的亲水性组分聚醚多元醇可被无氟表面助剂吸引至表面,以减小环氧树脂组合物与基材表面的本征接触角;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中的氟碳键使环氧树脂组合物具备优异的表面迁移能力,更易流动,并填补基材(如玻璃纤维布)表面微结构的凹坑,环氧树脂组合物固化后可使基材形成更有利于界面液体完成Cassie/Wenzel润湿模型转换的粗糙形貌,从而减小界面液体与固化片表面接触角的滞后性,能够缩短界面液体在固化片表面完全铺展所需的时间。
[0023]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具有表面能较高、拉伸强度较好等优点,且无需提前进行表面粗化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26]术语
[0027]除非另外说明或存在矛盾之处,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具有以下含义:
[0028]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多个”、“多种”、“多次”、“多元”等,如无特别限定,指在数量上大于2或等于2。例如,“一种或多种”表示一种或大于等于两种。
[0029]本文中,“优选”、“更好”、“更佳”、“为宜”仅为描述效果更好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0]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更进一步”、“特别”等用于描述目的,表示内容上的差异,但并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本专利技术中,“可选地”、“可选的”、“可选”,指可有可无,也即指选自“有”或“无”两种并列方案中的任一种。如果一个技术方案中出现多处“可选”,如无特别说明,且无矛盾之处或相互制约关系,则每项“可选”各自独立。
[0032]本专利技术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0033]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数值区间(也即数值范围),如无特别说明,可选的数值分布在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数值范围的两个数值端点(即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两个数值端点之间的每一个数值。如无特别说明,当数值区间仅仅指向该数值区间内的整数时,包括该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整数,以及两个端点之间的每一个整数,在本文中,相当于直接列举了每一个整数,比如t为选自1

10的整数,表示t为选自由1、2、3、4、5、6、7、8、9和10构成的整数组的任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这些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0034]本专利技术中的温度参数,如无特别限定,既允许为恒温处理,也允许在一定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和芴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自咪唑类促进剂、有机脲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满足如下条件(1)~(3)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800g/mol~5000g/mol;(2)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0mgKOH/g~80mg KOH/g;(3)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2。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满足如下条件(4)~(5)中的至少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军陈健雄温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