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04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车用空调包括:壳体、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正面进风口、侧面进风口、底面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流动方向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相反,所述正面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正面与气流流动方向正对,所述侧面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且所述侧面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平行,所述底面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大进风面积,从而提高车用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提高能效,降低车用空调的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给车辆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大巴车、卡车等没有车载空调的车辆一般会加装驻车空调。驻车空调的室外机一般设置在车辆顶部或驾驶舱侧面或背后,单纯依靠风机来使气流流通换热。
[0003]现有外机换热仅依赖风机,对风机要求高,风机能耗高,且不能智能调节风机转速。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车用空调存在能耗较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用空调存在能耗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其包括:
[0007]壳体、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正面进风口、侧面进风口、底面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流动方向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相反,所述正面进风口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风机(2)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2)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正面进风口(11)、侧面进风口(12)、底面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气流流动方向与车辆的行进方向相反,所述正面进风口(11)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15),所述正面(15)与气流流动方向正对,所述侧面进风口(1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16),且所述侧面(16)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平行,所述底面进风口(13)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17)上,所述出风口(1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16)设置于所述顶面(18)与所述底面(17)之间,且所述侧面(16)为两个,每个所述侧面(16)均设置有所述侧面进风口(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进风口(13)处设置有第一挡板(31),所述第一挡板(31)的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挡板(31)的自由端朝外伸出,所述第一挡板(31)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一挡板(31)的自由端的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板(31)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一挡板(31)的自由端的方向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板(3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31)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一挡板(31)的自由端的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夹设90
°
~180
°
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进风口(12)处设置有第二挡板(32),所述第二挡板(32)的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挡板(32)的自由端朝外伸出,所述第二挡板(32)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二挡板(32)的自由端的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板(32)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二挡板(32)的自由端的方向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3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挡板(3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挡板(32)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二挡板(32)的自由端的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夹设90
°
~180
°
的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4)处设置有第三挡板(33),所述第三挡板(33)的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三挡板(33)的自由端朝外伸出,所述第三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秉铨安智潘正伟莫建樷宋鹏唐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