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83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S2高温预处理预制体,S3采用CVI工艺制备低密度碳/陶复合材料毛坯,S4石墨化处理,S5将莫来石与硅树脂添加到呋喃树脂中,制得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S6将S4制备的毛坯及S5制备的浸渍剂装入真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固体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发动机喷管位于燃烧室后端,它通过控制燃气的膨胀使固体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从而给火箭提供动力。而喉衬位于喷管的喉部,在火箭点火发射的瞬间,会承受3000℃左右的高温,喉衬材料的温度会以大约2000℃/s的速率上升,在这种高温环境中,如果喉衬材料烧蚀严重或者变形碎裂,则会大大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0003]碳/碳(C/C)复合材料又称碳纤维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其兼具碳基体固有的耐高温性能和碳纤维增强体的优异的力学性能。该材料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使用寿命长,可设计性强,摩擦磨损性能优异,比强度和比模量较高。除此以外,其力学强度在惰性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达2200℃)不降反升。以上优异的特点和性能使得碳/碳复合材料在火箭发动机喉衬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喉衬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会承受高流速携带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气流冲刷,造成喉衬材料氧化及变形碎裂,因此,需要提升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0004]目前研制碳/碳喉衬,成本最低且最易制备的工艺为CVI+PIC复合工艺,即首先采用CVI工艺使碳/碳喉衬毛坯沉积到一定密度(1.0~1.5g/cm3)时,采用PIC继续增密,直至材料密度达到1.86g/cm3以上。但因碳/碳喉衬在高温下容易发生氧化,致使其致密度减小,机械强度减低,严重影响了碳/碳喉衬材料的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碳/碳喉衬材料采用CVI(等温化学气相渗透)+PIC(树脂浸渍固化碳化)复合,其存在烧蚀率大、氧化严重等问题。
[0007]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
[0009]S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以针刺技术、穿刺技术或编织技术将碳纤维制成准三维或三维预制体;
[0010]S2:高温预处理预制体,将S1制备的预制体放入石墨化炉进行高温预处理,温度为1800℃~2200℃,时间为1~3h,去除碳纤维表面的上浆剂及杂质;
[0011]S3:采用CVI工艺制备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将S2制得的预制体装入化学气相沉积炉内,抽真空,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前驱体及载气,通过调节气体流量与真空泵的抽力,维持炉内压力平衡,至获得密度为1.3g/cm3左右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
毛坯;
[0012]S4:石墨化处理,将S3制得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装入石墨化炉膛的均温区内,抽真空并按预定的升温制度加热,若因设备需要,可在高温下通入氩气,在最高温度下保温直至碳素结构充分转变为石墨,然后降温使坯体逐步冷却、出炉、清理直至完成石墨化处理,石墨化升温速率为100~300℃/h,石墨化温度2200~2400℃,保温时间为1~3h;
[0013]S5:制备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将(0

10wt%)的莫来石与(0

15wt%)硅树脂添加到呋喃树脂中,并充分混合均匀,制备出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
[0014]S6:将S4制备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装入真空

压力浸渍罐内,再将S5制备出的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加入浸渍罐内,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加压浸渍,再经固化、碳化处理,工艺过程反复循环4~6次,直至碳/碳材料密度达到1.87g/cm3以上,获得高密度碳/陶喉衬材料;
[0015]S7:最终石墨化处理,将S6制得的碳/陶喉衬材料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石墨化处理温度为2000℃~2500℃,获得碳/陶喉衬材料制品;
[0016]S8:机械加工获得碳/陶喉衬毛坯制品。
[0017]进一步地,所述S1中碳纤维是T300、T700、T800、HTA一种或多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S3 CVI工艺的碳烃前躯体气体为烃类气体。
[0019]进一步地,所述S3 CVI工艺的碳烃前躯体气体为丙烯、甲烷、乙烯或天然气中的任意一种。
[0020]进一步地,所述S3 CVI工艺的载气为氮气、氢气或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0021]进一步地,所述S3的炉压为2kPa~10kPa,在900~1200℃条件下热解生成热解碳,沉积300h~500h,至获得密度为1.3g/cm3左右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
[0022]进一步地,所述S6的浸渍压力为2.2~2.6MPa,固化温度190℃,碳化温度900℃。
[0023]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技术效果
[0024]该方法制备碳/陶喉衬材料制备喉衬与常规采用等温CVI+PIC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抗氧化烧蚀性能,从而提高喉衬的综合性能,进而提高固体火箭发动喷管效能。且制备该材料,无需改变现有的成型工艺、设备及工装,其生产周期、成本、可加工性均与现有的碳/碳复合材料相当,具有广阔的工程化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5]图1:超高温陶瓷改性碳/陶喉衬毛坯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即在传统的CVI+PIC复合工艺中,在浸渍树脂中添加莫来石和硅树脂。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制备的多孔碳/碳复合材料置入莫来石及硅树脂的混合溶液中浸渍后高温热处理,形成内部含有硅树脂及莫来石的多孔碳/碳复合材料后进行渗碳处理,制备出超高温陶瓷改性的碳/陶喉衬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改变现有的工艺设备,其生产周期、成本、可加工性均与现有的碳/碳喉衬材料相当,具有广阔的工程化应用前景。内生纤维制备的碳陶(C/C

3Al2O3
·
2SiO2)复合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良好的抗烧蚀性能,这一系列的优
异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莫来石(3Al2O3
·
2SiO2)在1810℃下会产生液相填充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能在复合材料内部形成连续致密的保护层,阻止氧气渗入的作用,以及陶瓷的梯度致密分布,表现出优异的抗烧蚀性能。此外,通过向预制体添加硅树脂,在1400℃及氮气氛围条件下裂解,发生有机

无机的转化生成三维网状聚合物(SiOC陶瓷)及C纤维,C纤维遵循“气



固”生长机理,并和SiOC陶瓷一起对C/C

3Al2O3
·
2SiO2起到桥接作用,这种界面结合,可以提高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
[0027]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为:S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以针刺技术、穿刺技术或编织技术将碳纤维制成准三维或三维预制体;S2:高温预处理预制体,将S1制备的预制体放入石墨化炉进行高温预处理,温度为1800℃~2200℃,时间为1~3h,去除碳纤维表面的上浆剂及杂质;S3:采用CVI工艺制备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将S2制得的预制体装入化学气相沉积炉内,抽真空,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前驱体及载气,通过调节气体流量与真空泵的抽力,维持炉内压力平衡,至获得密度为1.3g/cm3左右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S4:石墨化处理,将S3制得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装入石墨化炉膛的均温区内,抽真空并按预定的升温制度加热,若因设备需要,可在高温下通入氩气,在最高温度下保温直至碳素结构充分转变为石墨,然后降温使坯体逐步冷却、出炉、清理直至完成石墨化处理,石墨化升温速率为100~300℃/h,石墨化温度2200~2400℃,保温时间为1~3h;S5:制备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将(0

10wt%)的莫来石与(0

15wt%)硅树脂添加到呋喃树脂中,并充分混合均匀,制备出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S6:将S4制备的低密度碳/碳喉衬材料毛坯装入真空

压力浸渍罐内,再将S5制备出的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加入浸渍罐内,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俊李金斗李永胜赵凯尚柏宇戴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