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固体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发动机喷管位于燃烧室后端,它通过控制燃气的膨胀使固体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从而给火箭提供动力。而喉衬位于喷管的喉部,在火箭点火发射的瞬间,会承受3000℃左右的高温,喉衬材料的温度会以大约2000℃/s的速率上升,在这种高温环境中,如果喉衬材料烧蚀严重或者变形碎裂,则会大大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0003]碳/碳(C/C)复合材料又称碳纤维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其兼具碳基体固有的耐高温性能和碳纤维增强体的优异的力学性能。该材料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使用寿命长,可设计性强,摩擦磨损性能优异,比强度和比模量较高。除此以外,其力学强度在惰性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达2200℃)不降反升。以上优异的特点和性能使得碳/碳复合材料在火箭发动机喉衬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喉衬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会承受高流速携带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生纤维增强碳/陶喉衬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为:S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以针刺技术、穿刺技术或编织技术将碳纤维制成准三维或三维预制体;S2:高温预处理预制体,将S1制备的预制体放入石墨化炉进行高温预处理,温度为1800℃~2200℃,时间为1~3h,去除碳纤维表面的上浆剂及杂质;S3:采用CVI工艺制备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将S2制得的预制体装入化学气相沉积炉内,抽真空,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前驱体及载气,通过调节气体流量与真空泵的抽力,维持炉内压力平衡,至获得密度为1.3g/cm3左右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毛坯;S4:石墨化处理,将S3制得的低密度碳/陶喉衬材料装入石墨化炉膛的均温区内,抽真空并按预定的升温制度加热,若因设备需要,可在高温下通入氩气,在最高温度下保温直至碳素结构充分转变为石墨,然后降温使坯体逐步冷却、出炉、清理直至完成石墨化处理,石墨化升温速率为100~300℃/h,石墨化温度2200~2400℃,保温时间为1~3h;S5:制备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将(0
‑
10wt%)的莫来石与(0
‑
15wt%)硅树脂添加到呋喃树脂中,并充分混合均匀,制备出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S6:将S4制备的低密度碳/碳喉衬材料毛坯装入真空
‑
压力浸渍罐内,再将S5制备出的莫来石和硅树脂浸渍剂加入浸渍罐内,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俊,李金斗,李永胜,赵凯,尚柏宇,戴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