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AT1基因构建水稻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461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EAT1基因构建的水稻显性核不育表达载体及其应用。所述表达载体有Ubiquitin启动子和水稻雄花发育基因EAT1可操作的连接而形成。具体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水稻cDNA,并以其为模板,采用EAT1基因的特异引物扩增EAT1基因,得到PCR产物片段;将PCR产物片段连入带有Ubiquitin启动子的骨架载体中即得。利用该表达载体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表现为显性核雄性不育,并可通过杂交创制水稻显性核雄性不育系。利用该显性核不育系进行轮回选择育种,可快速淘汰非目标材料,高效聚合多种优异性状和基因,且不含有转基因成分,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和安全性。种效率和安全性。种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EAT1基因构建水稻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种和植物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AT1基因构建水稻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在我国超过 60%)以水稻为主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不断增加以及耕地不断减少,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日益严峻,因此,提高以水稻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的产量显得极为重要。
[0003]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不断挖掘新的水稻雄性不育基因资源、创制各类雄性不育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绝大部分水稻雄性不育系是隐性核不育,需要与之配套的保持系和繁殖技术体系,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之相比,显性核不育材料的不育性受显性基因控制,用可育材料与它杂交,后代的可育株与不育株各占一半,这对于杂交制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显性核不育系,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轮回选择育种,以高效聚合多种优异性状和基因(如高产、抗病和抗逆等)。因此,针对显性核不育材料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AT1基因构建的水稻显性核不育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由Ubiquitin启动子和水稻雄花发育基因EAT1可操作的连接而形成。2.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水稻cDNA,并以其为模板,采用EAT1基因的特异引物扩增EAT1基因,得到PCR产物片段;将PCR产物片段连入带有Ubiquitin启动子的骨架载体中,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引物包括上游引物EAT1

OE

F和下游引物EAT1

OE

R,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4.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达载体或者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构建方法获得的表达载体在调控水稻植株育性上的应用。5.一种水稻显性核雄性不育植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达载体或者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构建方法获得的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并培养;步骤2,将获得的含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浸染水稻愈伤组织,然后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处理;步骤3,炼苗并移栽培养,即得。6.一种水稻显性核雄性不育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获得的水稻显性核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以可育水稻作为父本,通过杂交方法获得。7.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获得的水稻显性核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获得的水稻显性核雄性不育系种子叶片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该cDNA为模板,利用EAT1基因的鉴定引物对EAT1基因进行qPCR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成邹挺陶阳陈豪李平邓其明王世全梁越洋朱军刘怀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