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59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包括机箱、控制器、供油机构和冲压机构,所述机箱的顶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上固定有一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面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中间安装有第二油缸,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模,所述上模通过上垫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端与上模座相固定;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下模,且下模座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上模与下模用于加工工件的冲压成型;所述冲压机构还包括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用于实现下模与上模的同动效果,该装置通过上下模的同动作用,有效降低工件加工时的飞边产出量、人工投入成本的问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锯料、加热、压扁、预型、成型、切边为大部分冲压产品的锻造流程,也为现今传统式生产的流程规划,可看出4个工站,需要5个人做替换,以现在的经济效益来说人力成本过高,且传统生产方式虽然产量效率快,但是浪费的材料费过多,预留的加工量也过多,造成后续成本也相对拉高;
[0003]传统流程概念为上模作动,下模固定不动,在作动状态下,则无法做到同动的方式,导致飞边产生,尤其针对汽车部分零件铁件或是铝合金件,含脚踏车零件等,产品如花鼓、轴类对称产品等,通过传统的锻压,在进行冲压工序时,时常在冲头处冲压时有飞边产生,当产品取出后,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切边处理,材料的使用率过低,浪费过多的材料,同时人员操作过多,成本过高。
[0004]此外,通常冲压装置的运行为上下模的位置确定后,进行锻压工序,若是需要进行位置移动,再进行冲压时,需要人工手动调整工件或是模具位置,工序繁杂,且精准度并不高。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包括机箱(24)、控制器(23)、供油机构和冲压机构,所述机箱(24)的顶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上固定有一组支架(20),所述支架(20)的顶面固定有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顶面中间安装有第二油缸(22),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4)和上模(17),所述上模(17)通过上垫板(4)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22)的输出端与上模座(1)相固定;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2)和下模(16),且下模座(2)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上模(17)与下模(16)用于加工工件的冲压成型;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用于实现下模(16)与上模(17)的同动效果,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下模组件内,所述浮动组件包括第一油缸(5),所述第一油缸(5)的内部设置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外圈设置有上盖板(7),所述上盖板(7)与第一油缸(5)的外壁相固定,所述活塞(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顶面固定有浮动板(8),所述浮动板(8)的顶面中间与下模(16)相固定,所述浮动板(8)的顶面远离下模(16)的外侧设置有侧冲座(13),所述侧冲座(13)朝向设置下模(16)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接触部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机构设置于机箱(24)的内部,所述供油机构包括油箱(34)和油泵,所述油泵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22)连接,实现补油和卸油工序,所述控制器(23)包括控制面板以及设置于控制面板上的若干运行工序开关,包括供油开关、自动启动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角度锻压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5)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保持件(3),所述保持件(3)的顶面固定有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与浮动板(8)相间隔,所述侧冲座(13)固定于连杆结构的一侧,所述连杆结构和侧冲座(13)的内部分别贯穿有心轴(14),所述心轴(1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钜丰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