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1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车辆前端和车辆后端的车轮转向驱动单元,所述车轮转向驱动单元通过驱动车轮转向节而控制车轮转向,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车辆前部左右两侧的前纵梁外侧的前悬架单元和分别设置于车辆后部左右两侧的后纵梁外侧的后悬架单元;所述前悬架单元的上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上球销处,所述前悬架单元的下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处;所述后悬架单元的上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上球销处,所述后悬架单元的下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处。配合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处。配合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车辆转弯,必须将车辆的前轮设置为可以转向,于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前轮转角,就需要前轮具有足够大的转动空间,造成了前轮轮胎的包络过大。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具备四轮转向的车型。此类车型的后悬架为多连杆结构,因橡胶衬套的限制,此类车型后轮转角的角度依然有限。
[0004]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因采用了与传统的燃油汽车截然不同的车身构造,车轮的转动角度与方向盘之间没有机械连接的限制,因此,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与车轮转动角度之间完全可以由系统进行控制,即通过线控转向而随意调节转向比。然而,在单纯前驱两轮转向的结构中,由于前轮同时承担了转向和驱动的功能,会带来转向不足的缺点,尤其是在高速过弯时转向不足的情况尤为明显。在单纯后驱两轮转向结构中,在车辆过弯时,由于车辆减速导致的车辆重心前移,使得后轮抓地力减小,易导致转向过度。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车辆前端和车辆后端的车轮转向驱动单元,所述车轮转向驱动单元通过驱动车轮转向节而控制车轮转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车辆前部左右两侧的前纵梁外侧的前悬架单元和分别设置于车辆后部左右两侧的后纵梁外侧的后悬架单元;所述前悬架单元的上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上球销处,所述前悬架单元的下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处;所述后悬架单元的上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上球销处,所述后悬架单元的下安装部配合安装于车辆后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单元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和减震器;其中,所述上摆臂向前凸伸的叉臂的两个前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纵梁的上部,所述减震器的上端部安装于所述前纵梁的上部、且位于所述上摆臂的叉臂的前侧;所述上摆臂向后凸伸的端部形成与所述车辆前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上球销配合安装的上安装部,且所述上安装部的中心设置有竖向安装孔位;所述下摆臂向前凸伸的叉臂的两个前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纵梁的下部,所述减震器的下端部穿设过所述下摆臂、且安装于所述下摆臂的底面安装座;所述下摆臂向后凸伸的端部形成与所述车辆前部的车轮转向节的下球销配合安装的下安装部,且所述下安装部的中心设置有竖向安装孔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的叉臂包括自所述上摆臂的前侧凸伸出的第一叉臂,所述第一叉臂的前端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的上部的上纵梁内安装部,所述上纵梁内安装部的中心设置有水平安装孔位;所述上摆臂的叉臂还包括自所述上摆臂的前侧斜向右凸伸出的第二叉臂,所述第二叉臂的前端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的上部的上纵梁柔性段内安装部,所述上纵梁柔性段内安装部的中心设置有水平安装孔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线控四轮转向的汽车车轮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的叉臂包括自所述下摆臂的左前侧凸伸出的第一叉臂,所述第一叉臂的前端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的下部的下纵梁内安装部,所述下纵梁内安装部的中心设置有水平安装孔位;所述叉臂还包括自所述下摆臂的右前侧凸伸出的第二叉臂,所述第二叉臂的前端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前纵梁的下部的下纵梁柔性段内安装部,所述下纵梁柔性段内安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张在长左猛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