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源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38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建筑墙体的窗户两侧,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内架组件、外架组件、空压机和压力变送器,所述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分别密封固定设置于窗户的内外两侧的墙体,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在窗户所处的墙体两侧分别形成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多个所述压力变送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所述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均包括边架、封板和环形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目前的门窗密封性检测装置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提供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提供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门窗的实际节能效果通过保温性和气密性综合评价。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是影响建筑空调能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节能和改善室内热环境,需要对外窗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000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761082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门窗密封性现场检测设备,包括粘贴在门窗内侧墙体上的薄膜,薄膜与门窗及周围墙体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静压箱,静压箱连接有调节静压箱内气压的供压系统,静压箱外部设有淋水喷头,门窗内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测控微型计算机。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适应各种尺寸和形状门窗的气密性及水密性的现场检测。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该检测设备对外窗进行检测时,薄膜与门窗及墙体之间形成静压箱,在供压系统对门窗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静压箱中的空气可能会经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处流出或流入,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但是该装置仅能用于检测窗体,并不能用来检测窗户安装于墙体后的气密性,由于墙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凸凹,使用薄膜不易于形成静压箱,进而存该检测设备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同时,只能检测窗户整体的气密性,当气密性差出现漏气时,不能检测出窗户哪些区域漏气。常规的双扇窗的气密性大多是窗体与窗框铰接处的竖缝及两个窗体之间的拼接处的竖缝是容易漏气的地方,公告号为CN207610828U的专利的技术并无法对这些位置进行特别检测,因此检测出的结构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点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目前的门窗密封性检测装置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建筑墙体的窗户两侧,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内架组件、外架组件、空压机和压力变送器,所述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分别密封固定设置于窗户的内外两侧的墙体,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在窗户所处的墙体两侧分别形成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多个所述压力变送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所述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均包括边架、封板和环形气囊,所述边架呈口字形,边架的截面呈n形,边架位于内侧的竖直段上端与其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缺口,所述封板呈矩形,封板四边处均穿入边架的缺口处,所述环形气囊呈与边架相对应的口字形,环形气囊设置于边架内,环形气囊的截面呈口字形,环形气囊上、下两侧分别密封抵至封板和墙体,环形
气囊内外两侧分别密封抵至边架位于内侧的竖直段和位于外侧的竖直段,所述环形气囊连通至所述空压机,内架组件或外架组件中的封板连通至空压机。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均还包括分隔梁,所述分隔梁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隔板和一个分隔气囊,所述分隔板竖直固定设置于封板朝向窗户的一侧,所述分隔气囊设置于两个分隔板之间,分隔气囊两侧分别密封抵至两个分隔板,分隔气囊内外两侧分别密封抵至窗户和封板,分隔气囊上下两侧分别密封抵至内架组件或外架组件的上下两端;所述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中分隔梁的数量相等且均不少于两个,内架组件的分隔梁将内密闭空间分成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和内右密闭空间,外架组件的分隔梁将内密闭空间分成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和外右密闭空间。
[0008]优选的,所述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内右密闭空间的位置分别与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外右密闭空间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内右密闭空间、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和外右密闭空间内均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内右密闭空间或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外右密闭空间均连通至空压机。
[0009]优选的,所述分隔梁还包括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横向设置于两个分隔板之间,第二固定柱两端分别与两个分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气囊中部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固定柱套合于所述第二过孔内;所述分隔气囊充气时,第二过孔内侧与第二固定柱圆周外侧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分隔气囊穿过封板连通至空压机。
[0010]优选的,所述边架包括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所述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均呈一字形,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组成口字形;所述环形气囊包括上气囊、下气囊、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上气囊、下气囊、左气囊和右气囊分别设置于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内,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均连通至空压机,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的相互连接处均密封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上梁、下梁、左梁和右梁均包括外板、内板和第一固定柱,所述外板位于远离窗户的一侧且其截面呈7字形,所述内板位于靠近窗户的一侧且其截面呈1字形,外板的水平段与内板上端之间纵向留有间隙,外板的水平段端部伸出内板远离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柱横向设置,第一固定柱一端与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板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上气囊、下气囊、左气囊和右气囊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固定柱套合于所述第一过孔内;所述上气囊、下气囊、左气囊和右气囊充气时,第一过孔内侧与第一固定柱圆周外侧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上气囊、下气囊、左气囊和右气囊穿过外板连通至空压机。
[0013]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一个连杆和两个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设置于连杆两端,所述封板为导磁材质制成;位于窗户两侧的连接柱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连接柱位于内侧
的电磁铁透过窗户的玻璃相互吸合、位于外侧的电磁铁吸合于邻近的封板。
[0014]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主杆和伸缩杆,所述主杆呈圆管状,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螺纹套合于主杆两端,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固定嵌合于伸缩杆远离主杆的一端。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分别设置于窗户所处的墙体两侧,通过连接组件使内架组件和外架组件相互吸合在窗户两侧,环形气囊充气后使之形成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定位准确、牢靠,气囊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密闭性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6]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分隔梁,分隔气囊将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内分成独立的密封空间,独立的密封空间分别于窗体与窗框铰接处的竖缝及两个窗体之间的拼接处的竖缝相对应。分隔气囊为充气时,能检测窗户整体的气密性;当气密性较差时,分隔气囊充气,对窗体与窗框铰接处的竖缝及两个窗体之间的拼接处的竖缝处的气密性进行单独检测,从而判断出窗户的具体漏气位置,以便于后续的维修处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架组件或外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建筑墙体的窗户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内架组件(1)、外架组件(2)、空压机和压力变送器,所述内架组件(1)和外架组件(2)分别密封固定设置于窗户的内外两侧的墙体,内架组件(1)和外架组件(2)在窗户所处的墙体两侧分别形成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多个所述压力变送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密闭空间和外密闭空间;所述内架组件(1)和外架组件(2)均包括边架(3)、封板(4)和环形气囊(5),所述边架(3)呈口字形,边架(3)的截面呈n形,边架(3)位于内侧的竖直段上端与其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缺口,所述封板(4)呈矩形,封板(4)四边处均穿入边架(3)的缺口处,所述环形气囊(5)呈与边架(3)相对应的口字形,环形气囊(5)设置于边架(3)内,环形气囊(5)的截面呈口字形,环形气囊(5)上、下两侧分别密封抵至封板(4)和墙体,环形气囊(5)内外两侧分别密封抵至边架(3)位于内侧的竖直段和位于外侧的竖直段,所述环形气囊(5)连通至所述空压机,内架组件(1)或外架组件(2)中的封板(4)连通至空压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组件(1)和外架组件(2)均还包括分隔梁(6),所述分隔梁(6)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分隔板(601)和一个分隔气囊(602),所述分隔板(601)竖直固定设置于封板(4)朝向窗户的一侧,所述分隔气囊(602)设置于两个分隔板(601)之间,分隔气囊(602)两侧分别密封抵至两个分隔板(601),分隔气囊(602)内外两侧分别密封抵至窗户和封板(4),分隔气囊(602)上下两侧分别密封抵至内架组件(1)或外架组件(2)的上下两端;所述内架组件(1)和外架组件(2)中分隔梁(6)的数量相等且均不少于两个,内架组件(1)的分隔梁(6)将内密闭空间分成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和内右密闭空间,外架组件(2)的分隔梁(6)将内密闭空间分成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和外右密闭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内右密闭空间的位置分别与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外右密闭空间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内右密闭空间、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和外右密闭空间内均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内左密闭空间、内中密闭空间、内右密闭空间或外左密闭空间、外中密闭空间、外右密闭空间均连通至空压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建筑外窗气密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梁(6)还包括第二固定柱(603),所述第二固定柱(603)横向设置于两个分隔板(601)之间,第二固定柱(603)两端分别与两个分隔板(601)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气囊(602)中部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固定柱(603)套合于所述第二过孔内;所述分隔气囊(602)充气时,第二过孔内侧与第二固定柱(603)圆周外侧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飞于跃洋房源安小康高亢刘晨刘洋周巍海朱博文苏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房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