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80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端上设有支架、另一侧端上设有气罐体;支架的上端设有手转阀、气分配座;手转阀的四方分别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气分配座内开设有T型通孔,上端出口螺纹连接有压力表,左侧出口与手转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右侧出口与气罐体通过管道连接且右侧出口与气罐体内部相连通;气罐体的上端外侧设接有退件螺母;退件螺母上周向设有螺钉;退件螺母上端设有气盖;每一螺钉上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母且手柄螺母紧密压接在气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将气盖密封部分和传动部分分开设计,大大减轻了气盖重量,使操作轻便。使操作轻便。使操作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对密闭组件工件做气密检测时,是把工件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压缩气体,通过观察放入工件的容器中的压力变化来判断工件是否进气来检测密闭组件的密封性。一般检测系统中装有进气阀和排气阀来控制试验管路的进气和排气,但漏气节点增加,比较零乱。装置由气盖和罐体两大部分通过螺纹连接而成,气盖上包括密封和旋合两部分。当工件较大、试验压力较大,每次取件时需把气盖从气罐体完全旋出,整个气盖较高较重;并且每次盒盖时螺纹旋入对正花费的时间也长,效率较低,操作费时费力;同时需要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进行密封,可能会对工件造成的二次损伤,无法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针对原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把进气阀和排气阀合二为一成手转阀,减少了漏气点,使操作方便;把笨重的气盖分开设计成密封和传动两部分,传动部分专门设计为退料螺母,它在传动过程中始终与气罐体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密封部分为气盖;取件时只需取下气盖,使操作轻便快捷,检测效率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端上设有支架、另一侧端上设有气罐体;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手转阀、气分配座;所述手转阀为手控直动式、四口三位中封型阀,所述手转阀的四方分别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手动阀上设有控制四个接口启闭的螺纹二通快换接头,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可旋转至三个档位,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旋转至中间第二档位时,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均封闭状态,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旋转至右侧第一档位时,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导通,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旋转至左侧第三档位时,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第四接口安装有堵头;所述气分配座内开设有T型通孔,上端出口螺纹连接有压力表,左侧出口与手转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右侧出口与气罐体通过管道连接且右侧出口与气罐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气罐体的上端外侧螺纹连接有退件螺母;所述退件螺母上周向固定设有若干个螺钉;所述退件螺母上端设有气盖,所述气盖边沿开设有若干个槽孔并且若干个槽孔分别供若干个螺钉穿设过,所述气盖完全盖住气罐体的上端开口;每一所述螺钉上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母且手柄螺母紧密压接在气盖上将气盖与退件螺母压紧固定为一体。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长方形钢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端开设有圆孔。
[0007]优选的,所述气罐体为中空圆柱体,中空圆柱体是由上段圆管与下段圆盖组焊而成;所述气罐体的上段圆管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径向沟槽、圆柱导向段、传导螺纹段及限位轴肩;所述径向沟槽内嵌入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气盖与O型密封圈相贴且O型密封圈压缩变形;所述退件螺母相贴设于圆柱导向段的上端面;所述传导螺纹段的侧面局部铣一小平面,小平面垂直开设有一密封圆锥管螺纹通孔;所述限位轴肩的外底壁凸圆环匹配设于固定板的圆孔内,所述限位轴肩的内底壁开设有十字槽;工件放置于气罐体内对应于十字槽的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退件螺母为环形件;所述退件螺母的圆周面两侧相较于中心轴线对称地铣有两小平面,两小平面垂直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退件螺母的上下表面周向开设有3个沉孔,3个沉孔内分别焊接有3个螺钉;所述退件螺母的内孔为阶梯孔,下段孔为螺纹孔、上段为光孔,所述退件螺母通过下段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气罐体的圆柱导向段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气盖为盖状;所述气盖的边沿开设有3个半腰形槽孔,所述气盖盖设于退件螺母上端且3个螺钉分别穿设过3个半腰形槽孔;所述气盖的上表面中部焊接设有拉手。
[0010]优选的,所述气分配座为凸字型;所述气分配座的上端开口为内螺纹通孔、左右两侧出口为密封圆锥管螺纹通孔;所述压力表与上端开口底端面之间嵌入设有密封垫;所述左右两侧的密封圆锥管螺纹通孔内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直通快换接头,所述手转阀的第二接口内螺纹连接有螺纹直通快换接头,所述气分配座的左侧螺纹直通快换接头与手转阀的螺纹直通快换接头之间设有软管,所述气罐体的密封圆锥管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直通快换接头,所述气分配座的右侧螺纹直通快换接头与气罐体的螺纹直通快换接头之间设有软管。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几字型;所述支架的顶面上螺纹连接有手转阀和气分配座,所述支架的底面螺纹连接于固定板上。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整个装置构思新颖、巧妙,通过把进气阀和排气阀集成化设计合二为一成手转阀,减少了漏气点,并使操作方便;
[0014](2)装置把气盖密封部分和传动部分分开设计,大大减轻了气盖重量,使操作轻便;退件螺母在传动过程中始终螺接在气罐体上,节省了大量对正旋入时间,且使传动行程缩短,省时省力,检测效率高;
[0015](3)设计的退件螺母内孔均大于O型密封圈外径使其在传动过程中不受O型密封圈的胀力作用,旋转更加轻松,省力;
[0016](4)采用外压式检测方法,无需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进行密封,避免了对工件造成的二次损伤,可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气罐体主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气罐体俯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气分配座主视剖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气分配座左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支架俯视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支架侧视图;
[0025]图9为本技术的退件螺母主视剖视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的退件螺母俯视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的气盖主视剖视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的气盖俯视图;
[0029]图13为本技术的手转阀图形符号示意图;
[0030]图14为本技术的手转阀俯视图。
[0031]图中:1、固定板;2、气罐体;201、径向沟槽;202、圆柱导向段;203、传导螺纹段;204、限位轴肩;205、十字槽;3、大螺栓;4、大垫圈;5、螺纹直通快换接头;6、软管;7、小螺栓;8、小垫圈;9、气分配座;10、支架;11、螺纹二通快换接头;12、堵头;13、螺钉;14、手转阀;15、压力表;16、密封垫;17、退件螺母;18、连接螺钉;19、手柄螺母;20、O型密封圈;21、气盖;22、拉手;2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端上设有支架(10)、另一侧端上设有气罐体(2);所述支架(10)的上端设有手转阀(14)、气分配座(9);所述手转阀(14)为手控直动式、四口三位中封型阀,所述手转阀(14)的四方分别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手转阀上设有控制四个接口启闭的螺纹二通快换接头(11),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11)可旋转至三个档位,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11)旋转至中间第二档位时,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均封闭状态,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11)旋转至右侧第一档位时,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导通,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所述螺纹二通快换接头(11)旋转至左侧第三档位时,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导通,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导通,第四接口安装有堵头(12);所述气分配座(9)内开设有T型通孔,上端出口螺纹连接有压力表(15),左侧出口与手转阀(14)的第二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右侧出口与气罐体(2)通过管道连接且右侧出口与气罐体(2)内部相连通;所述气罐体(2)的上端外侧螺纹连接有退件螺母(17);所述退件螺母(17)上周向固定设有若干个螺钉(13);所述退件螺母(17)上端设有气盖(21),所述气盖(21)边沿开设有若干个槽孔并且若干个槽孔分别供若干个螺钉(13)穿设过,所述气盖(21)完全盖住气罐体(2)的上端开口;每一所述螺钉(13)上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母(19)且手柄螺母(19)紧密压接在气盖(21)上将气盖(21)与退件螺母(17)压紧固定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为长方形钢板;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侧端开设有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组件外压式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体(2)为中空圆柱体,中空圆柱体是由上段圆管与下段圆盖组焊而成;所述气罐体(2)的上段圆管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径向沟槽(201)、圆柱导向段(202)、传导螺纹段(203)及限位轴肩(204);所述径向沟槽(201)内嵌入设有O型密封圈(20),所述气盖(21)与O型密封圈(20)相贴且O型密封圈(20)压缩变形;所述退件螺母(1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华何小辉吴松延陶浪舟陈科竟杨钊王劲丁洵周阳李震田滢紫廖敏昱王敏辉赵鹏程刘俊彪莫淦超李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