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38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分析水库消落区类型及立地现状,通过两栖植物适生性分析,确定消落区水土生态可修复范围,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措施体系;通过后续观测与效益分析,得出适用于待修复地区水库消落区水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构建水库消落区绿色生态防护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全国首次提出“消落区可修复范围论证方法+人工辅助生态工法营造岸坡生境+适生两栖植物群落搭配”的可行技术模式,实现了稳定库岸、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水库淤积、防止面源污染、修复水库水陆交界带生态、修复消落区景观等生态修复目标,从而营造深圳市水库消落区优美的绿色生态防护带,服务深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深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深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库水陆交错带:也称“消落区”。由于季节性水位消涨和人工调蓄,一般处于水库运行低水位与运行高水位间的岸带,属典型的水陆生态交错带。根据学者研究重点不同,消落区是典型的水陆生态过渡缓冲带,有河岸带、湖岸带、消落区、消落带、涨落带、消涨带等不同称谓。根据《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设计导则》(团标),水库消落区是指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的区域。消落区范围特指水库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区范围。
[0003]水库消落区土壤层多被剥蚀,土壤养分淋失较快,土壤颗粒风化强度大,抗侵蚀能力弱,易引发库岸崩塌、碎落等水土流失危害,危及水库安全和水质保障,导致水土生态环境恶劣,极大影响水库运行及生态景观。因此,水库消落区(水陆缓冲带)生态修复,营造水库消落区护岸林,增加库区生物量、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库区生态安全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分析水库消落区类型及立地现状,通过两栖植物适生性分析,确定消落区水土生态可修复范围,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措施体系;通过后续观测与效益分析,得出适用于待修复地区水库消落区水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构建水库消落区绿色生态防护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水库消落区可修复范围;步骤二,划分水库消落区类型;步骤三,筛选两栖植物;步骤四,辅助工程措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水库消落区可修复范围为水库运行常水位以上2米高差、以下4米高差范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以坡度25
°
为分界,对水库消落区进行分级分类;

缓坡消落区,<25
°
岸坡,分布较广,占72%;

陡坡消落区,>25
°
岸坡,占15.5%;

崩塌消落区,>45
°
岸坡,占2.2%;

库湾滩涂消落区,占10.3%。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两栖植物兼备耐淹、耐旱特性,在实际运行常水位以下4米、以上2米搭配植物品种;选择10种乔木、4种灌木和3种草本作为造林树种;其中,所述乔木包括:水榕、水松、池杉、落羽杉、水翁、细叶白千层、红千层、竹节树、黄槿和澳洲白千层;所述灌木包括勒仔树、栀子、岗松和毛杜鹃;所述草本包括香根草、铺地黍和芦苇。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辅助工程措施包括:

缓坡消落区措施:采用挖穴整地和两栖植物造林的模式,适用于坡度≤15
°
的水库消落区缓坡区域;

缓坡消落区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晨席王燕高金晖马浩林德生赵凤伟叶璇王松李超楠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