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90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包括光触媒载体层与ETFE净化层,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上涂覆有纳米光触媒颗粒,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置于ETFE净化层下方面与面贴合,且光触媒载体层与ETFE净化层的边缘密封连接设置,所述的额ETFE净化层由带有气孔的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组成,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上的气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之间预留有透气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保护了玻璃膜上的光触媒材料,使得具有良好的抗刮性、耐磨性、附着性,从而提升了玻璃膜上的光触媒材料的使用寿命,其结构新颖,安全环保,实用性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高推广价值。高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是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汽车周边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其中汽车玻璃膜作为一种重要的为车内隔热防晒防眩光的产品,其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而与汽车相关的车内空气质量的安全等级正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污染车内影响空气的第一物质就是在装饰件与装置上的甲醛,我国规定密闭空间内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mg/m3,车内高浓度甲醛会引起乘客的眼部、咽喉不适、胸闷、气喘、皮炎,对于驾驶员来说还会引发不安全事故。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治理车内甲醛污染的方法很多,例如微生物降解法、植物净化、化学反应方法、物理吸附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等。在这些除甲醛的方法中属纳米光催化技术效果最好,其具有降解甲醛环保、安全、高效、耗能小的特点。生活中的光触媒(二氧化钛)是一种用于治理甲醛的物质,它的原理是利用可见光源的照射,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氢氧自由基周围的有害气体、污染物和细菌接触后,进行氧化

还原反应,有效杀灭细菌及消除各种有害气体污染,同时将有害物转化为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净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但是光触媒在产品效率不高且使用寿命很短,干燥后会被风、自然力、人为接触刮擦等破坏,从原有的负载物上消失,没有实用的价值。
[0004]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CN201710366091.4名称为“可降解甲醛的粘接性好的汽车膜”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解决汽车膜降解甲醛、阻碍紫外光以及具有高粘接性的汽车玻璃膜,然而该技术方案中仅仅是对汽车膜本身粘接性进行了提升,其粘结性的改善对于光触媒本身在汽车膜上的耐磨性性与附着力并未得到的明显的提升,因此,开发一种既可降解甲醛,又能保持持续有效的汽车玻璃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稳定性高、降解车内甲醛效果好能够提升药剂附着力与使用寿命的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
[0006]该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包括光触媒载体层与ETFE净化层,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上涂覆有纳米光触媒颗粒,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置于ETFE净化层下方面与面贴合,且光触媒载体层与ETFE净化层的边缘密封连接设置,所述的额ETFE净化层由带有气孔的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组成,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上的气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之间预留有透气间隙,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之间设有支撑透气间隙的透明丝网。
[0007]优选地,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下方依次设有金属隔热层、紫外线隔离层、防水层、粘胶层。
[0008]优选地,所述的金属隔热层为溅射镀膜的方法连续沉积多层的金属膜,所述金属膜为金层、银层、铜层、铝层和钛层中的至少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的紫外线隔离层与防水层分别为溶剂涂抹层,依次覆盖在金属隔热层上,所述的防水层采用含有氟化物的材料制作而成。
[0010]优选地,所述的粘胶层为PET离型膜,所述的粘胶层上涂抹有丙烯酸酯胶粘剂。
[0011]优选地,所述的ETFE净化层外侧设有阻燃层,所述的阻燃层上设有与第一层ETFE膜上气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阻燃层为聚氨酯阻燃层。
[0012]优选地,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与金属隔热层之间通过设置聚氨酯胶粘剂将两者复合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通过在光触媒载体层上方设置具有两层结构的ETFE净化层,且ETFE净化层上的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上之间设置有错位的气孔,光触媒载体层上降解甲醛的纳米光触媒颗粒经两层气孔与空气接触进行反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由于两层ETFE膜上气孔的错位使得光触媒材料无法直接穿过ETFE净化层,需要逐渐的在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之间停留,有效的保护了玻璃膜上的光触媒材料,使得具有良好的抗刮性、耐磨性、附着性,从而提升了玻璃膜上的光触媒材料的使用寿命,其结构新颖,安全环保,实用性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包括光触媒载体层1与ETFE净化层2,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1下方依次设有金属隔热层3、紫外线隔离层4、防水层5、粘胶层6,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1上涂覆有纳米光触媒颗粒10,可降解甲醛的纳米光触媒颗粒10为锐钛型或金红石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1置于ETFE净化层2下方面与面贴合,且光触媒载体层1与ETFE净化层2的边缘密封连接设置,所述的额ETFE净化层2由带有气孔20的第一层ETFE膜21与第二层ETFE膜22组成,第一层ETFE膜21与第二层ETFE膜22上的气孔20错位设置,且第一层ETFE膜21与第二层ETFE膜22之间预留有透气间隙,第一层ETFE膜21与第二层ETFE膜22之间设有透明丝网23将两者间隔开来,使空气与纳米光触媒颗粒10具有反应的空间,透明丝网23选用PET材质制成口径不小于1毫米的片状丝网,通过在光触媒载体层上方设置具有两层结构的ETFE净化层2,且ETFE净化层2上的第一层ETFE膜21与第二层ETFE膜22上之间设置有错位的气孔20,光触媒载体层1上降解甲醛的纳米光触媒颗粒10经两层气孔20与空气接触进行反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隔热层3为溅射镀膜的方法连续沉积多层的金属膜,所述金属膜为金层、银层、铜层、铝层和钛层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设置金属隔热层,能够反射掉大约70%的红外热量,因此到达车内的光线很少,车内温度不会显著上升,隔热效果显著,不存在二次辐射的问题,提高车的舒适性。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紫外线隔离层4与防水层5分别为溶剂涂抹层,依次覆盖在
金属隔热层上,所述的防水层5采用含有氟化物的材料制作而成,其紫外线隔离层4为一层或多层,可有效提高紫外线的隔离能力,有效保护人体安全。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粘胶层6为PET离型膜,所述的粘胶层6上涂抹有丙烯酸酯胶粘剂,保证汽车膜的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便于使用。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1与金属隔热层3之间通过设置聚氨酯胶粘剂将两者复合连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ETFE净化层2外侧设有阻燃层7,所述的阻燃层7上设有与第一层ETFE膜21上气孔20位置对应的通孔,起到阻燃的同时不影响透气的作用,所述的阻燃层7为聚氨酯阻燃层,使车窗膜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不仅保证了车窗膜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在高温天气,汽车在太阳下长时间停放,车窗膜吸收热量,容易引起车窗膜自燃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包括光触媒载体层与ETFE净化层,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上涂覆有纳米光触媒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置于ETFE净化层下方面与面贴合,且光触媒载体层与ETFE净化层的边缘密封连接设置,所述的ETFE净化层由带有气孔的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组成,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上的气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之间预留有透气间隙,第一层ETFE膜与第二层ETFE膜之间设有支撑透气间隙的透明丝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触媒载体层下方依次设有金属隔热层、紫外线隔离层、防水层、粘胶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光触媒的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隔热层为溅射镀膜的方法连续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嘉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麟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