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55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包括污泥焚烧炉,所述污泥焚烧炉的进料端设置有生物质气化炉,所述污泥焚烧炉的尾部通过高温烟道与余热锅炉连接,所述污泥焚烧炉的下部设置有污泥给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可燃气体与污泥焚烧能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污泥独立焚烧辅助燃料供给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生物质燃料直接焚烧碱腐蚀严重危及锅炉设备寿命安全的问题。该系统生物质气化协同污泥焚烧处理,为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了一种途径。化提供了一种途径。化提供了一种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通常指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固液混合的絮状物质,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在我国,早期污泥通常以填埋为主,简单填埋对环境卫生产生危害,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污泥焚烧是污泥处理方式中的主要趋势,也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主要途径。但现有的污泥独立焚烧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污泥低位发热量低,加上污泥来源复杂,污泥特性差异大,很难维持污泥独立焚烧的稳定性,难以满足国家环保要求,一般要求设有辅助燃料系统以保证其稳定性。由于生物质燃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然而生物质燃料因碱金属含量高,直接焚烧碱腐蚀严重危及锅炉设备寿命安全。同时,生物质燃料灰熔点低,单独燃烧也容易造成高温结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以实现污泥的稳定燃烧。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包括污泥焚烧炉,所述污泥焚烧炉的进料端设置有生物质气化炉,所述污泥焚烧炉的尾部通过高温烟道与余热锅炉连接,所述污泥焚烧炉的下部设置有污泥给料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一端与除尘器连接,所述除尘器通过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与所述污泥焚烧炉连接。/>[0007]优选地,所述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与所述污泥焚烧炉之间设置有燃烧器。
[0008]优选地,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下端设置有气化炉进风装置,所述气化炉进风装置的进风端连接有气化炉一次风机。
[0009]优选地,所述生物质气化炉上分别设置有生物质给料装置和床料添加装置。
[0010]优选地,所述生物质给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床料添加装置下方。
[0011]优选地,所述除尘器的底部与灰渣输送装置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污泥焚烧炉的底部设置有污泥焚烧炉进风装置,所述污泥焚烧炉进风装置的进口端与污泥焚烧炉一次风机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可燃气体与污泥焚烧能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污泥独立焚烧辅助燃料供给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生物质燃料直接焚烧碱腐蚀严重危及锅炉设备寿命安全的问题。该系统生物质气化协同污泥焚烧处理,为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了一种途径。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本技术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生物质给料装置,2床料添加装置,3生物质气化炉,4除尘器,5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6灰渣输送装置,7 气化炉进风装置,8气化炉一次风机,9燃烧器,10污泥给料装置,11污泥焚烧炉,12高温烟道,13污泥焚烧炉进风装置,14污泥焚烧炉一次风机,15余热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揭示的是一种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一种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包括污泥焚烧炉11,所述污泥焚烧炉11的下部的污泥给料口处设置有污泥给料装置10,所述污泥焚烧炉1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焚烧炉进风装置13,所述污泥焚烧炉进风装置13的进口端与污泥焚烧炉一次风机14连接。污泥焚烧所需要的空气由污泥焚烧炉一次风机14送入污泥焚烧炉进风装置13,使得空气等压均匀进入气化炉内,确保炉内床层流化均匀。
[0019]所述污泥焚烧炉11的尾部通过高温烟道12与余热锅炉15连接。所述污泥焚烧炉11的进料端设置有生物质气化炉3。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的一端与除尘器4连接,所述除尘器4的上端连接有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5,所述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5的出口端通过燃烧器9与所述污泥焚烧炉11连接。所述除尘器4的下端与灰渣输送装置6连接。
[0020]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的下端设置有气化炉进风装置7,所述气化炉进风装置7的进风端连接有气化炉一次风机8。生物质气化所需的空气将通过气化炉一次风机8送入到气化炉进风装置7,使得空气等压均匀进入生物质气化炉3内,确保炉内床层流化均匀。所述生物质气化炉3上分别设置有生物质给料口及设置于生物质给料口上方的床料添加口,所述生物质给料口及床料添加口上分别连接有生物质给料装置1和床料添加装置2。
[0021]为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原理,以下简述下本技术耦合系统的过程:
[0022]使用时,将生物质燃料通过生物质给料装置1送入生物质气化炉3中气化,气化后的含尘燃气进入到除尘器4,除尘后的可燃气体通过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5及燃烧器9进入到污泥焚烧炉11。
[0023]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提高污泥焚烧炉11内烟气温度,一方面提高了污泥焚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确保污泥焚烧满足炉内温度≥850℃环保要求。在生物质气化炉3启炉前或运行当中,为提高炉内蓄热能力,提高气化稳定性,提高汽化炉运行负荷,可以选择性的利用床料添加装置2进行底料的添加。
[0024]生物质气化后的飞灰经过除尘器4收集后经由灰渣输送装置6排出。污泥经过污泥给料装置10进入到污泥焚烧炉11,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包括生物质气化燃气燃烧)经高温
烟道12,进入尾部的余热锅炉5,实现余热回收。降温后的低温烟气通过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0025]本技术通过生物质气化协同污泥焚烧处理,为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了一种途径。由于生物质燃料灰熔点低,通常生物质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要求低于850℃,草本类更是要求控制在800℃以内,否则容易造成高温结焦。而污泥独立焚烧炉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烟气温度在850℃以上停留时间不得小于2秒。两者互相矛盾,本技术中通过生物质气化除尘后产生的可燃气体较为清洁,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矛盾问题。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且以上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焚烧炉,所述污泥焚烧炉的进料端设置有生物质气化炉,所述污泥焚烧炉的尾部通过高温烟道与余热锅炉连接,所述污泥焚烧炉的下部设置有污泥给料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一端与除尘器连接,所述除尘器通过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与所述污泥焚烧炉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燃料输送管道系统与所述污泥焚烧炉之间设置有燃烧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气化污泥焚烧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下端设置有气化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孝阳孙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