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33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包括包括衬底、AlN本征层、N型AlGaN模板层、多量子阱有源区、AlGaN复合势垒层、P型AlGaN盖层、P型GaN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电极、P型欧姆电极。一种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制备方式,包括衬底处理、生长履层、加工台面与沉积电极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AlGaN复合势垒层取代了传统LED中最后一个量子垒与电子阻挡层,从而消除了原有的在LQB/EBL界面处的异质结结构,并减弱了整个结构中的极化效应,抑制了能带弯曲,从而提高了载流子的输运效率,改善了空穴注入,使器件发光性能得到提升。使器件发光性能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具体是一种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AlGaN材料的发光范围主要覆盖200nm

365nm的紫外光波段。由于紫外光在水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紫外线治疗、文件验证、加密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以AlGaN为代表的Ⅲ族氮化物基紫外发光二极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蓝绿光发光二极管(LED)相比,深紫外LED的量子效率和发光功率普遍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为了获得深紫外的短波长发光,LED的量子阱必须采用AlGaN材料,相应的,就需要采用Al组分更高的AlGaN层作为量子垒层。进一步地,为了有效抑制电子泄漏,在深紫外LED中就必须采用Al组分极高的电子阻挡层(EBL),从而增大了材料的外延生长难度,并有可能产生大量的晶体缺陷,使得材料外延质量变差,器件内部非辐射复合过程增强,导致LED发光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极高Al组分的EBL会对空穴的输运带来不利影响,降低了空穴的注入效率,减小了有源区内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衬底(1)、AlN本征层(2)、N型AlGaN模板层(3)、多量子阱有源区(4)、AlGaN复合势垒层(5)、P型AlGaN盖层(6)、P型GaN欧姆接触层(7)、N型欧姆电极(8)、P型欧姆电极(9);所述二极管为层状结构,所述衬底(1)位于底层,所述P型GaN欧姆接触层(7)位于顶层;自底层至顶层依次为所述AlN本征层(2)、所述N型AlGaN模板层(3)、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4)、所述AlGaN复合势垒层(5)、所述P型AlGaN盖层(6),层层依次相接;所述AlN本征层(2)以底层衬底(1)为基础生长而成,所述N型AlGaN模板层(3)在所述AlN本征层(2)上生长而成,依次类推;在所述N型AlGaN模板层(3)层,设置有台阶,台阶面与组成二极管的各层面平行,上台阶面与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4)相连接,下台阶面与所述N型欧姆电极(8)相连接;所述P型欧姆电极(9)位于所述P型GaN欧姆接触层(7)上侧;所述衬底(1)材料为蓝宝石;所述AlN本征层(2)生长在所述衬底(1)上,厚度为500~1000nm;所述N型AlGaN模板层(3)生长在所述AlN本征层(2)上,厚度为2~4μm,所述N型AlGaN模板层(3)中,用Si作n型掺杂剂,掺杂浓度不小于1
×
10
18
cm
‑3;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4)生长在所述N型AlGaN模板层(3)上,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4)中量子阱层为AlGaN层,其厚度为3~4nm;量子垒层为Al组分高于量子阱中Al组分的AlGaN层,其厚度为10~15nm;AlGaN量子阱与AlGaN量子垒交替生长的重复周期数不小于2;所述AlGaN复合势垒层(5)生长在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4)上,其厚度为20~30nm,同时满足不小于多量子阱有源区(4)中量子垒层厚度的2倍;所述AlGaN复合势垒层(5)中Al组分沿外延生长方向逐渐减小,所述AlGaN复合势垒层(5)中用Mg做p型掺杂剂,对远离量子阱的区域进行掺杂,保证掺杂区域的厚度等于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赵恒岩刘泽宇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