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19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和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低温应力释放层、电子减速层、发光层、保护层、第二半导体层及电子阻挡层,其中,所述低温应力释放层、电子减速层、发光层及保护层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V型坑。通过将电子阻挡层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的上方,减弱电子阻挡层对空穴的阻挡作用,其次在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的层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V型坑,增强空穴的注入效率,最后在发光层的下方设置电子减速层阻挡电子并降低电子移动速率,以提高发光层中的电子空穴匹配度。光层中的电子空穴匹配度。光层中的电子空穴匹配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
,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具有小巧便携、易于集成、无汞环保、低功耗、切换迅速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发光波长覆盖长波紫外线(UVA,315~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15nm)至短波紫外线(UVC,210~280nm)波段,在杀菌消毒、医疗卫生、工业催化、光固化、非视距通信和生化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被视为替代汞灯等传统紫外光源的理想选择。
[0003]对于AlGaInN材料体系来说,由于电子相比空穴具有更高的迁移率和更小的有效质量,同时电子较容易激活且具有更高的浓度,导致注入到有源区中的电子空穴浓度及其不匹配,靠近N型半导体层的发光层几乎不发光,而电子可以轻易的注入到有源区甚至进入到P型半导体层造成电子泄漏。而且,紫外发光二极管获取高质量高空穴浓度的P型材料十分困难,因为在紫外和深紫外光谱区域,随着AlGaN的Al组分的增加,Mg的离化率大幅降低,导致P型AlG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和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低温应力释放层、电子减速层、发光层、保护层、第二半导体层及电子阻挡层,其中,所述低温应力释放层、电子减速层、发光层及保护层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V型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应力释放层为掺杂Si的Al
x
Ga
(1

x)
N单层或多层结构,其中,0.4≤x≤1,所述低温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0.01μm~2μm,Si的浓度为2
×
10
15
/cm3~2
×
10
18
/cm3,所述V型坑的密度为1
×
107/cm2~1
×
10
10
/c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减速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一阶电子减速子层、第二阶电子减速子层、第三阶电子减速子层、第四阶电子减速子层及第五阶电子减速子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电子减速子层由3~8周期的Al
x1
GaN/Al
x2
GaN超晶格结构构成,每个周期中,Al组分x1为0.4~0.8,Al组分x2为0.3~0.7,所述Al
x1
GaN的厚度为3nm

7nm,所述Al
x2
GaN的厚度为1nm

4nm;所述第二阶电子减速子层由3~8个周期的Al
x1
GaN/Al
x3
GaN超晶格结构构成,每个周期中,Al组分x1为0.4~0.8,Al组分x3为0.5~0.9,所述Al
x1
GaN的厚度为3nm

7nm,所述Al
x3
GaN的厚度为1nm

4nm;所述第三阶电子减速子层由3~8个周期的Al
x1
GaN/Al
x4
GaN超晶格结构构成,每个周期中,Al组分x1为0.4~0.8,Al组分x4为0.6~1,所述Al
x1
GaN的厚度为3nm

7nm,所述Al
x4
GaN的厚度为1nm

4nm;所述第四阶电子减速子层由3~8个周期的Al
x1
GaN/Al
x5
GaN超晶格结构构成,每个周期中,Al组分x1为0.4~0.8,Al组分x5为0.5~0.9,所述Al
x1
GaN的厚度为3nm

7nm,所述Al
x5
GaN的厚度为1nm

4nm;所述第五阶电子减速子层由3~8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俊程龙高虹郑文杰印从飞程金连张彩霞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