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钒氧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电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钒氧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凭借着循环寿命长、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以石墨为主的碳材料,但碳负极理论比容量低,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需求。因此,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提出许多替代石墨负极的负极材料,例如硅、锂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J].Nature Energy.2021,6(7),763
‑
763.)。
[0003]钒氧纳米电极材料具有诸多优点,例如理论容量高(1472mAh g
‑1),层间距大,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多价态可加速Li
+
脱嵌。然而,钒氧纳米材料(例如V2O5)仍存在层间范德华力弱引起的结构不稳定,Li
+r/>扩散系数(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钒氧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V2O5溶液中,并采用超声
‑
磁力搅拌法处理,得悬浊液A;2)将悬浊液A转移至水热感应
‑
搅拌釜内,并加入碳球作为感应源,将水热感应
‑
搅拌釜移入水热感应
‑
搅拌设备中,以预设感应频率由室温升温到预设温度并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取出碳球,得乳浊液B;3)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乳浊液B,得乳浊液C;4)将乳浊液C进行冷冻干燥,得凝胶D;5)将凝胶D与三聚氰胺均匀混合后移入CVD反应容器内,再将反应容器移入CVD炉内反应,氮气气氛下升温后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后,清洗烘干反应物,即得到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钒氧纳米电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钒氧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V2O5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0wt%,过氧化氢与V2O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钒氧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的频率为30KHz,磁力搅拌具体为:以400rpm转速搅拌5~1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梓,杨石玉,朱纪欣,朱伟国,高瑞堃,王昊阳,焦一彤,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