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1
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及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生物转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1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的微生物转化培养基及生产1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化学结构中的1α,3β
‑
二羟基使得该化合物成为合成马沙骨化醇、他卡西醇、阿法骨化醇、氟骨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类药物及其衍生物和部分甾体类物质的关键中间体。因此,开发高效经济、技术可行、安全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的1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
[0003]1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可由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催化法制备,但化学合成法因原料匮乏,合成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环境污染、时间成本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之难以工业生产,制约了活性维生素D类药物的研发。而微生物转化的方法能够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酶特异性的解决lα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lα
‑
羟基去氢表雄酮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包括氮源、碳源、无机盐、微量元素和1,3
‑
二氮唑;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生物转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氮源0.2~5.0份,碳源1.0~5.0份,无机盐0.4~4.0份,1,3
‑
二氮唑0.05~0.4份;所述氮源选自蛋白胨、黄豆粉、花生粉、玉米浆和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源选自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和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糊精、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1,3
‑
二氮唑;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蛋白胨0.2~5.0份,葡萄糖0.5~2.5份,糊精0.5~2.5份,氯化钠0.2~2.0份,磷酸二氢钾0.1~1.0份,硫酸镁0.1~1.0份,1,3
‑
二氮唑0.05~0.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蛋白胨0.2~1.0份,葡萄糖0.5~1.0份,糊精0.5~1.0份,氯化钠0.2~0.6份,磷酸二氢钾0.1~0.3份,硫酸镁0.1~0.3份,1,3
‑
二氮唑0.05~0.2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蛋白胨0.5份,葡萄糖0.8份,糊精0.3份,氯化钠0.2份,磷酸二氢钾0.2份,硫酸镁0.2份,1,3
‑
二氮唑0.2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培养基还包括水,各组分浓度为:氮源0.2~5.0g/100mL,碳源1.0~5.0g/100mL,无机盐0.4~4.0g/100mL,1,3
‑
二氮唑0.05~0.4g/100mL,所述生物转化培养基的pH值为6.0~6.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转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浓度为:蛋白胨0.2~5.0g/100mL,葡萄糖0.5~2.5g/100mL,糊精0.5~2.5g/100mL,氯化钠0.2~2.0g/100mL...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