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亮盖灵芝菌株L547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亮盖灵芝菌株L547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灵芝(Ganoderma spp.)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灵芝菌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广义的灵芝包括灵芝属的很多种类,例如:赤芝(Ganoderma lingzhi)、紫芝(Ganoderma sinense)、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亮盖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而狭义的灵芝特指具有药用价值且广泛栽培的种类。
[0003]自Donk1948年建立灵芝科以来,全世界已报道了该科的有效种类280余种。世界上灵芝科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亚洲、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我国主要在跨热带至寒温带范围,灵芝科种类分布广且多,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和赤芝(Ganoderma lingzhi)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灵芝品种,在中国,树舌分布云南、贵州、海南、福建等27个省区、赤芝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广西等19个省区,但亮盖灵芝生长区域相对较狭窄,且野生资源较少,品种选育应用报道也较少。
[0004]我国灵芝的药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记载和应用历史,千百年来被国人视为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列入了中华九大仙草之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亮盖灵芝菌株L5478,其特征在于,已于2021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2107。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盖灵芝菌株L5478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菌种制作:取野生灵芝组织分离获得的母种采用母种培养基复壮后接种于原种培养瓶中扩大培养,待菌丝体长满培养瓶后,将原种续转接于栽培种容器中培养,菌丝体长满栽培种容器后,最后将栽培种转接入栽培料袋中,培养至菌丝体长满料袋;步骤(2),栽培管理:将步骤(1)获得的栽培袋搬运至栽培地,进行小孔开袋覆土栽培;步骤(3),子实体采收:待子实体长至成熟期,菌盖不再增大,菌盖的颜色从红棕色转为红褐色,且菌盖仅有1
‑
2mm淡黄色边缘时采收;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如下组分:马铃薯198
‑
202份、葡萄糖18
‑
20份、蛋白胨2
‑
3份、磷酸二氢钾0.19
‑
0.21份、硫酸镁0.19
‑
0.21份、琼脂16
‑
17份,水998
‑
1002份;原种培养瓶中的原种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如下组分:荞子59
‑
61份、木屑19
‑
21份、麦麸16
‑
18份、糖1
‑
2份、石膏1
‑
2份、石灰1
‑
2份;栽培种容器中的栽培种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如下组分:荞子10
‑
15份、木屑70
‑
75份、麦麸10
‑
15份、糖1
‑
2份、石膏1
‑
2份、石灰1
‑
2份;栽培袋中的栽培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如下组分:木屑76
‑
78份、麦麸19
‑
21份、石灰0.98
‑
1.02份、石膏0.98
‑
1.02份、白糖0.98
‑
1.0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盖灵芝菌株L5478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亮盖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红,李娥贤,何俊,罗红梅,雷涌涛,苏开美,叶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