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仿生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细胞膜囊泡,所述细胞膜囊泡来源为红细胞;2)制备Se纳米颗粒溶液;3)将制得的细胞膜囊泡与Se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在超声下振动,滤膜过滤,并用脂质体挤出机反复挤出后制得。该仿生纳米体系聚集在伤口的红细胞膜可暴露磷脂酰丝氨酸,促进凝血酶形成,这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还能够促进伤口附近细胞的代谢。同时,该体系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增强伤口闭合、肉芽组织形成、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促进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该仿生纳米体系保留了细胞膜的特异性蛋白质,允许身体的免疫系统识别纳米颗粒,从而显著提高纳米颗粒免疫逃避能力。颗粒免疫逃避能力。颗粒免疫逃避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仿生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特别涉及对感染性伤口有治疗作用的仿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感染性伤口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对医疗保健是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对损伤反应引发的生物反应。任何关键过程或参与愈合的组成部分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不良的结果。因此,它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和挑战。
[0003]临床处理的主要方式是清创结合抗生素治疗,而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则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等问题,有效的治疗方法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益处。硒(Se)纳米颗粒是近年来被迅速发现和发展起来的多功能药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虽然Se只有一个狭窄的治疗窗口,而Se纳米粒子的毒性则显著降低。Se纳米粒子已被用于各种氧化应激和炎症介导的疾病,如关节炎、癌症、糖尿病和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益处。然而,纳米粒子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进而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或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因此,在感染性伤口的治疗中急需提高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和免疫逃避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制备了红细胞膜囊泡包封的Se纳米颗粒,形成的仿生纳米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和免疫逃避能力。且具备清除炎症因子、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胶原沉积、高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无抗生素药物”促进感染性伤口的愈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仿生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制备细胞膜囊泡,所述细胞膜囊泡来源为红细胞;
[0007]2)制备Se纳米颗粒溶液;
[0008]3)将制得的细胞膜囊泡与Se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在超声下振动,滤膜过滤,并用脂质体挤出机反复挤出后制得。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制备细胞膜囊泡具体为,从小鼠身上采集全血,离心,将所得细胞洗涤3次,将其置于缓冲液中处理后再离心,用超声波处理粉红色的细胞膜,制得细胞膜囊泡。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置于缓冲液中处理具体为将红细胞是置于0.25
×
PBS缓冲液中处理30min。
[0011]进一步地,制备Se纳米颗粒溶液具体为,将谷胱甘肽水溶液和亚硒酸钠混合,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BSA溶液,将所得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后,离心,离心所得红色沉淀洗涤
三次,制得Se纳米颗粒。
[0012]进一步地,所述谷胱甘肽水溶液浓度为25mM,亚硒酸钠浓度为25mM,两者混合比例为4:1,混合物中加入BSA溶液的浓度为4mg/mL。
[0013]进一步地,谷胱甘肽、亚硒酸钠、BSA三者混合溶液的搅拌速度为500rpm,搅拌结束后的离心时间为10min。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细胞膜囊泡与Se纳米颗粒溶液混合体积比为1:1,两者混合后超声振动时间为5min。
[0015]进一步地,所述滤膜直径分别为200nm和100nm,脂质体挤出机反复挤出的次数为11次。所述离心条件为12000rpm,4℃。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用于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仿生纳米体系。
[001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仿生纳米体系在制备治疗感染性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0019]1)体内研究证明了该仿生纳米体系在感染性伤口愈合中具有突出的性能,病理状态下,红细胞膜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在伤口处进一步聚集的红细胞膜发生粘附及暴露其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这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还能够促进伤口附近细胞的代谢。仿生Se纳米系统展示了纳米技术和仿生学设计相结合的优点,并将有助于感染性伤口的治疗与愈合。
[0020]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颗粒为Se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可以通过降低体内的TNF
‑
α和IL
‑
6来减少感染引起的炎症。更重要的是,Se纳米粒子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增强伤口闭合、肉芽组织形成、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促进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
[0021]3)该仿生纳米药物平台的体内应用安全无毒,且与普通抗生素不同的是它不会产生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的SDS
‑
PAG E凝胶电泳图片。其中第一泳道为蛋白标记物,第二泳道为单纯红细胞膜囊泡,第三泳道为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的仿生纳米体系。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避免被巨噬细胞吞噬的流式检测结果图片。其中以脂质体
‑
Se纳米粒子为(L
‑
Se NPs)为对照组。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治疗感染性伤口后伤口处胶原蛋白沉积图片。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治疗感染性伤口后伤口处血管生成的图片。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治疗感染性伤口后,不同治疗组的血液中炎症因子的测定,其中图a为不同治疗组血液中TNF
‑
α的测定;图b为不同治疗组
血液中IL
‑
6的测定。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红细胞膜囊泡包封Se纳米颗粒对感染性小鼠创面愈合作用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0]实施例1红细胞膜囊泡装载Se纳米颗粒用于治疗感染性伤口的制备
[0031]第一步:从BALB/c小鼠身上采集全血,并加入到抗凝管中。将血液离心,以去除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
[0032]第二步:将所得红细胞洗涤3次后,将其在0.25
×
PBS缓冲液中处理约半小时。然后以12000rpm离心,以去除释放的血红蛋白;用超声波处理粉红色的细胞膜,最终得到RMVs。
[0033]第三步:将谷胱甘肽水溶液(25mM)和亚硒酸钠(25mM)混合(4:1),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BSA溶液(4mg/mL);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500rpm)后,立即形成红色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12000rpm下离心10min,产生的红色沉淀洗涤三次,最终获得Se纳米粒子。
[0034]第四步:将从1mL血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感染性伤口的仿生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细胞膜囊泡,所述细胞膜囊泡来源为红细胞;2)制备Se纳米颗粒溶液;3)将制得的细胞膜囊泡与Se纳米颗粒溶液混合,在超声下振动,滤膜过滤,并用脂质体挤出机反复挤出后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细胞膜囊泡具体为,从小鼠身上采集全血,离心,将所得细胞洗涤3次,将其置于缓冲液中处理后再离心,用超声波处理粉红色的细胞膜,制得细胞膜囊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缓冲液中处理具体为将红细胞是置于0.25
×
PBS缓冲液中处理3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Se纳米颗粒溶液具体为,将谷胱甘肽水溶液和亚硒酸钠混合,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BSA溶液,将所得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后,离心,离心所得红色沉淀洗涤三次,制得Se纳米颗粒。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佩佩,方孟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