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220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所述玻璃基板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所述二氧化硅阻挡层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所述石墨烯膜层的下方设置有ITO导电膜层,所述ITO导电膜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疏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具有良好的双面防水性能,隔热效果好,性能优良,适用范围更广。围更广。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
,具体为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

技术介绍

[0002]ITO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导电性能的金属化合物,具有禁带宽、可见光谱区光透射率高和电阻率低等特性,ITO导电玻璃广泛地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他光电器件领域,是目前LCD、PDP、OLED、触摸屏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广泛采用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024413U”的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该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底板玻璃基片、沉积在玻璃基片上方的氮化硅沉积层、第一低电阻材料层、第一ITO导电膜层、第二低电阻材料层和第二ITO导电膜层,上述各层依次在玻璃基片上方依次沉积,该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通过在玻璃基板和ITO导电膜之间沉积有低电阻材料,低电阻材料层可以降低电阻,有利于电子运动,形成有效电流;同时,通过增置导电膜和低电阻层材料的层数,可以进一步增强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的导电能力,减少电阻。
[0004]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的防潮性能较差,一旦环境中的湿度较大,就会影响到玻璃的电阻和透过率,使得导电玻璃的性能下降;2、上述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的隔热效果较差,不适用于高温场所,因此需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所述玻璃基板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所述二氧化硅阻挡层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所述石墨烯膜层的下方设置有ITO导电膜层,所述ITO导电膜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疏水层。
[0008]优选的,所述玻璃基板为超浮法玻璃,且玻璃基板的厚度为5

40nm。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涂料层为镍、铬、银或氮化硅的化合物。
[0010]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阻挡层的厚度为2

12nm。
[0011]优选的,所述石墨烯膜层的厚度为3

8nm。
[0012]优选的,所述ITO导电膜层的厚度为3

15nm。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层、第二疏水层分别为氟代烷基硅烷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中的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层、第二疏水层的厚度为5

25n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在玻璃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能够有效阻止湿气损坏导电玻璃,进而确保玻璃的良好导电性和透过率;
[0017]2、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疏水层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能够阻止外部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玻璃进行传导,使得该玻璃更加适用于需要阻却高温的场所。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具有良好的双面防水性能,隔热效果好,性能优良,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玻璃膜层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中:1玻璃基板、2第一疏水层、3隔热涂料层、4二氧化硅阻挡层、5石墨烯膜层、6ITO导电膜层、7第二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一:
[0024]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2,第一疏水层2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3,隔热涂料层3为含镍的化合物,玻璃基板1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4,二氧化硅阻挡层4有效地阻止了有机裂解物对ITO薄膜的污染,也阻挡了有机衬底的放气,并增强了薄膜的附着力,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厚度为2nm,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5,利用石墨烯的高电子迁移率与低电阻率降低了二氧化硅阻挡层4与ITO导电膜层6之间的材料势能的变化,使两者间的电子迁移速率大大升高,同时,石墨烯的电子能量不会被损耗,体现出良好的特性,石墨烯膜层5的厚度为3.2nm,石墨烯膜层5的下方设置有ITO导电膜层6,ITO导电膜层6的厚度为3.5nm,ITO导电膜层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疏水层7,具有极佳的疏水性能,能够避免ITO玻璃表面积水,第一疏水层2、第二疏水层7分别为氟代烷基硅烷薄膜和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厚度分别为6nm、8nm。
[0025]实施例二:
[0026]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1为超浮法玻璃,且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5nm,玻璃基板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2,第一疏水层2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3,隔热涂料层3为含银的化合物,玻璃基板1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4,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厚度为5.5nm,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5,石墨烯膜层5的厚度为4nm,石墨烯膜层5的下方设置有ITO导电膜层6,ITO导电膜层6的厚度为6nm,ITO导电膜层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疏水层7,第一疏水层2、第二疏水层7均为聚四氟乙烯薄膜,且厚度均为7nm。
[0027]实施例三:
[0028]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35nm,玻璃基板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2,第一疏水层2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3,隔热涂料层3为含铬的化合物,玻璃基板1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4,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厚度为7.5nm,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5,石墨烯膜层5的厚度为6nm,石墨烯膜层5的下方设置有ITO导电膜层6,ITO导电膜层6的厚度为8.5nm,ITO导电膜层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疏水层7,第一疏水层2、第二疏水层7分别为氟代烷基硅烷薄膜和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其厚度分别为8nm、11nm。
[0029]实施例四:
[0030]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18.5nm,玻璃基板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2,第一疏水层2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3,隔热涂料层3为含氮化硅的化合物,玻璃基板1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4,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厚度为11nm,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5,石墨烯膜层5的厚度为8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疏水层(2),所述第一疏水层(2)的顶面设置有隔热涂料层(3),所述玻璃基板(1)的底面设置有二氧化硅阻挡层(4),所述二氧化硅阻挡层(4)的下方设置有石墨烯膜层(5),所述石墨烯膜层(5)的下方设置有ITO导电膜层(6),所述ITO导电膜层(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疏水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1)为超浮法玻璃,且玻璃基板(1)的厚度为5

4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涂料层(3)为镍、铬、银或氮化硅的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隔热ITO导电膜玻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灯李结松黄茜茜钟汝梅吕明泽朱汪根赵琰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