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42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拐角模具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材质为尼龙、碳纤维组成,质量仅为钢铁模具的七分之一,自重小,自身精度高,拆卸和组装方便,使用效率高,使用时可根据不同形状的孔洞类型,将其他材质的直线段模具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拐角模具相连,即可组成相应的孔洞模具,使用完毕后将拐角模具拆卸清理重复使用,解决了钢铁模具重量大、不能重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效率低等问题。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建筑的各个部分在现场进行直接组装而成的建筑。一栋建筑,大到大型会展中心,小到一两层小楼,其最基本的组成部件无非是:基础、柱、梁、楼板、楼梯等几个主要部分。要实现建筑各构件的现场组装,前提条件是这些构件必须提前在工厂生产好,简称预制。
[0003]预制构件在生产中存在大量的门洞和窗洞等直角造型,现阶段,这些直角造型的模具都是靠四个边的钢铁模具焊接而成。
[0004]具有以下种种弊端:
[0005]1、钢铁模具是根据孔洞尺寸焊接为一体的模具,加工难度大,废工废料,不能重复利用;导致构件孔洞生产成本高昂。
[0006]2、钢铁模具自重大,靠行车吊装才能完成组装和拆除,效率极其低下,且吊运过程中对设备与人员具有碰撞、砸伤等安全隐患。
[0007]3、钢铁模具的使用也增加了碳排放,不符合国家的相关环保要求。
[0008]4、钢铁模具在焊接过程中易发生焊接变形,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拐角模具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材质为尼龙、碳纤维组成。通过与拼装好的模具连接,组成不同的孔洞尺寸,精度高,具有极大的重复使用性。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由拐角上挡板101、拐角下底板102、拐角侧板103、预留螺栓孔104、拐角内筋板105组成。
[0011]上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所述的拐角模具1由3D打印一体成型,材质为为尼龙与碳纤维。
[0012]上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所述的拐角模具为等腰直角形状,外边长为150mm,高度为200mm。
[0013]上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所述的拐角上挡板101和拐角下底板102厚度不小于10mm,拐角侧板103厚度不小于8mm,拐角内筋板厚度不小于8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可通过拐角模具和直线段模具拼装成不同类型的孔洞模具,拐角模具可重复利用。
[0016]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模具本体采用3D打印一体成
型,质量仅为钢铁模具的七分之一,自重小,拆卸和组装方便,使用效率高。
[0017]3、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减少了预制工厂钢铁模具的使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并且成本低、使用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1;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2;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图1;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图2;
[0022]图中1.拐角,101.拐角上挡板,102.拐角下底板,103.拐角侧板,104.预留螺栓孔,105.拐角内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由拐角上挡板101、拐角下底板102、拐角侧板103、预留螺栓孔104、拐角内筋板105组成。
[0025]上述的拐角1由3D打印一体成型,材质为尼龙与碳纤维。
[0026]上述的拐角1为等腰直角形状,外边长150mm,高度为200mm。
[0027]上述的拐角1上挡板101和拐角下底板102厚度不小于10mm,拐角侧板103厚度不小于8mm,拐角内筋板厚度不小于8mm。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3所示,用本实施例的拐角1组装成预制墙板窗洞模具。
[0030]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0031]步骤一:选用4套本技术的拐角1,边长为150mm
×
150mm。
[0032]步骤二:窗户模具长度和宽度上的其余直线段模具可选用钢制模具或复合材质的其他模具。
[0033]步骤三:按照设计的窗户尺寸将拐角1和其余直线段模具通过预留螺栓孔104利用高强螺连接紧固。
[0034]步骤四:按照预制构件加工图将窗洞模具放置于设计位置,使用磁力盒或其他固定装置将模具固定牢固。
[0035]步骤五:绑筋、校正完毕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
[0036]步骤六:待预制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具,将本技术的拐角1拆除并清理干净后重复使用。
[0037]实施例二:
[0038]如图4所示,用本实施例的拐角1组装成预制墙板门洞模具。
[0039]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0040]步骤一:选用2套本技术的通用拐角1,边长选用150mm
×
150mm。
[0041]步骤二:门洞模具长度和宽度上的其余直线段模具可选用钢制模具或复合材质的其他模具。
[0042]步骤三:按照设计的门洞尺寸将拐角1和其余直线段模具通过预留螺栓孔104利用高强螺连接紧固。
[0043]步骤四:按照预制构件加工图将门洞模具放置于设计位置,使用磁力盒或其他固定装置将模具固定牢固。
[0044]步骤五:绑筋、校正完毕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
[0045]步骤六:待预制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具,将本技术的拐角1拆除并清理干净后重复使用。
[0046]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重复利用率高,自身稳定性强,可配套其他材质的直线段组合成不同外形尺寸的预制孔洞模具,拆卸和组装效率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孔洞的拐角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拐角上挡板(101)、拐角下底板(102)、拐角侧板(103)、预留螺栓孔(104)、拐角内筋板(105)组成;上述的拐角上挡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攀张亮施新洲李建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轻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