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通信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14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军事工程模拟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通信终端,包括壳体、面板、显示屏、屏幕前盖板、屏幕后盖板、按键、音频口和电路板,面板安装在壳体前方,屏幕前盖板和按键均安装在面板上,显示屏安装在屏幕前盖板和屏幕后盖板组成的腔体中,音频口开设在屏幕前盖板上,电路板位于壳体中;按键用于实现信息输入,显示屏用于实现信息显示,电路板用于收发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拟真实通信终端的各种语音通信操作,为通信终端模拟训练开展提供了操控手段,使得使用者能快速熟练的掌握如何操控模拟通信终端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的各种实际操作,解决了教学与训练脱离实装难以开展的问题。实装难以开展的问题。实装难以开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通信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军事工程模拟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通信终端是野外无线互联网体系的终端控制类设备,通信终端体积较小,机动能力较强,既可以作为车载设备,也可以作为便携设备。通信终端以核心板为控制单元,实现整体控制、路由选择、信令交互;综合网关接入单元板作为战术互联网的网关接口单元,实现本地的话音和IP数据用户接入战术互联网。
[0003]由于通信终端的重要作用,需要使用者熟练操作,实装教学操作的话,需要将各种与实装互联的数传电台、车载语音、野战ATM交换机等设备均接入实际通信终端,因此教学环境构建复杂,且难以进行针对性的通信终端的操作设置内容教学,导致依托实装开展教学训练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通信终端,可以模拟通信终端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的各种实际操作。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拟通信终端,包括壳体、面板、显示屏、屏幕前盖板、屏幕后盖板、按键、音频口和电路板,面板安装在壳体前方,屏幕前盖板和按键均安装在面板上,显示屏安装在屏幕前盖板和屏幕后盖板组成的腔体中,音频口开设在屏幕前盖板上,电路板位于壳体中;按键用于实现信息输入,显示屏用于实现信息显示,电路板用于收发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模拟通信终端还包括屏幕垫板,显示屏通过屏幕垫板安装在屏幕前盖板和屏幕后盖板组成的腔体中。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电路板包括处理芯片U1,处理芯片U1为STM32F429。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显示屏为PT035TN01液晶屏,PT035TN01液晶屏的第15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1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16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2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17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3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1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26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2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2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3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3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4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39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5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40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8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2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9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25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0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69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1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70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2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3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7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6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8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03引脚相连,PT035TN01液
晶屏的第39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04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0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1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1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2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6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3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0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4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2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58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22引脚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电路板包括来电显示电路,所述的来电显示电路包括来电显示芯片U13、电平转换器U18、电容C89、电容C90、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电容C91、晶振Y3、电阻R55、电容C93、电容C94和电阻R57,电容C89和电阻R52串联连接在一个电话线输入端和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3引脚之间,电容C90和电阻R53串联连接在另一个电话线输入端和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4引脚之间,电阻R54连接在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5引脚和地之间,电容C91连接在在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5引脚和电源之间,晶振Y3和电阻R55均连接在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7引脚和第8引脚之间,电容C93连接在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7引脚和地之间,电容C94连接在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8引脚和地之间,来电显示芯片U13的第1引脚和电平转换器U18的第6引脚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电路板还包括语音通话电路,语音通话电路包括电话语音芯片U11、双音多频发送接收器U12、整流桥D1、三极管Q4、三极管Q5、场效应管Q7、整流桥D1的输入端与电话线输入端相连,整流桥D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话语音芯片U11的第10引脚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8引脚相连,场效应管Q7的栅极与麦克风相连,场效应管Q7的源极与电话语音芯片U11的第6引脚相连,电话语音芯片U11的第11引脚与双音多频发送接收器U12的第8引脚相连,双音多频发送接收器U12的第13引脚与电平转换器U18的第7引脚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电路板还包括振铃检测电路,振铃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95、电阻R60、发光二极管D20、电阻R58、电阻R59、稳压管D19、二极管D21、光耦U25、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容C96和三极管Q6,电容C95和电阻R59串联连接在一个电话线输入端与稳压管D19的负极,稳压管D19的正极与二极管D21的负极相连,电阻R60连接在另一个电话线输入端与二极管D21的正极之间,光耦U25的第1引脚与二极管D21的负极相连,光耦U25的第2引脚与二极管D21的正极相连,电阻R63和电容C96并联连接在光耦U25的第3引脚与地之间,电阻R62串联连接在光耦U25的第3引脚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电阻R61串联连接在光耦U25的第4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1引脚之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电路板还包括CAN通信电路,CAN通信电路包括CAN收发器U7和电阻R24,处理芯片U1的第74引脚与CAN收发器U7的第1引脚相连,处理芯片U1的第73引脚通过电阻R24与CAN收发器U7的第4引脚相连。
[0013]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模拟真实通信终端的各种语音通信操作,为通信终端模拟训练开展提供了操控手段,使得使用者能快速熟练的掌握如何操控模拟通信终端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的各种实际操作,解决了教学与训练脱离实装难以开展的问题;
[0014]2)本技术整体配合度高,成本低;
[0015]3)本技术功能齐全,整体响应准确、迅速。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拟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面板(2)、显示屏(3)、屏幕前盖板(4)、屏幕后盖板(5)、按键(6)、音频口(7)和电路板(8),所述的面板(2)安装在壳体前方,屏幕前盖板(4)和按键(6)均安装在面板(2)上,显示屏(3)安装在屏幕前盖板(4)和屏幕后盖板(5)组成的腔体中,所述的音频口(7)开设在屏幕前盖板(4)上,所述的电路板(8)位于壳体中;所述的按键(6)用于实现信息输入,所述的显示屏(3)用于实现信息显示,所述的电路板(8)用于收发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模拟通信终端还包括屏幕垫板(9),显示屏(3)通过屏幕垫板(9)安装在屏幕前盖板(4)和屏幕后盖板(5)组成的腔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电路板(8)包括处理芯片U1,处理芯片U1为STM32F42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显示屏(3)为PT035TN01液晶屏,PT035TN01液晶屏的第15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1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16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2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17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3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1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26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2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2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3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3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4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39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5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40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8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2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29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25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0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69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1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70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2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3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1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7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6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8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03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39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104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0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7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1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1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2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6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3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40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44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92引脚相连,PT035TN01液晶屏的第58引脚与处理芯片U1的第22引脚相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才孙志勇严飞王彦辉蔡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卡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