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及堆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208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申请涉及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及堆叠方法,堆叠系统包括:运输车,包括托盘,托盘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位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支撑座;操作工位,包括允许运输车进出的活动通道和位于活动通道一端的开夹平台;顶升机构,位于活动通道的两侧,用于夹持并顶升托盘;以及开夹机构,设置于开夹平台上,开夹机构与夹紧机构可活动连接;在第一状态下,开夹机构打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将预叠的电池模组堆放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支撑座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在第二状态下,开夹机构关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堆叠电池模组。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及堆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及堆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被广泛地应用,动力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动力电池的生产要求也越要越高。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通过并联和串联组成。
[0003]在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工序中,为了便于管理与维护,需要将电池模组进行堆叠。由于电池模组涉及的零件较多,组装过程复杂,目前相关技术缺乏高自动化的生产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导致电池模组的堆叠过程繁琐复杂,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及堆叠方法,其可以自动对电池模组进行堆叠,设备功能高度集中,有效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包括:运输车,包括托盘,托盘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位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支撑座;操作工位,包括允许运输车进出的活动通道和位于活动通道一端的开夹平台;顶升机构,位于活动通道的两侧,用于夹持并顶升托盘;以及开夹机构,设置于开夹平台上,开夹机构与夹紧机构可活动连接;在第一状态下,开夹机构打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将预叠的电池模组堆放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支撑座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在第二状态下,开夹机构关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堆叠电池模组。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托盘还包括与第一夹板连接的第一推拉机构、与第二夹板连接的第二推拉机构;开夹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与第一推拉机构连接,以带动第一夹板执行开合动作,第二驱动机构能够与第二推拉机构连接,以带动第二夹板执行开合动作。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推拉机构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固定支架、第一拉杆组件和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导向组件与底板可移动连接;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导向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第一拉杆组件包括与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拉杆;第一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的两端与底板之间;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拉杆朝向开夹平台运动以打开第一夹板,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拉杆分离,第一拉杆在第一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复位。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动力输出装置和第二动力输出装置,第一动力输出装置沿夹紧机构的开合方向运动,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运动,且第二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卡爪;第一拉杆组件还包括与
第一拉杆连接的把手,第一驱动机构通过卡爪与把手可拆卸连接。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支架,第一动力源与开夹平台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与开夹平台沿开合方向可移动连接,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移动板上;第二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源、与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动力源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卡爪的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卡爪的另一端朝向托盘的把手延伸。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移动板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支架两侧的一对第三动力源、与每个第三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与第一移动板沿开合方向可移动连接,每个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套;第一推拉机构中,第一拉杆组件的第一拉杆设置有两个,把手连接于两个第一拉杆之间;第一拉杆上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导向套与第一缓冲件对应,且在第一状态下,导向套与第一缓冲件相互抵接配合。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推拉机构包括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固定支架、第二拉杆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导向组件与底板可移动连接;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与第二导向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第二拉杆组件包括与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拉杆;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的两端与底板之间;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四动力源和第二移动板,第四动力源与开夹平台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板与开夹平台沿开合方向可移动连接,在第一状态下,第二移动板朝向托盘伸出并推动第二拉杆打开第二夹板;在第二状态下,第二移动板缩回,第二拉杆在第二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复位。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移动板朝向托盘的端面设置有导向槽,第二拉杆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导向槽与第二缓冲件对应,且在第一状态下,导向槽与第二缓冲件相互抵接配合。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夹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夹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座,在第一状态下,相邻的两个第二夹板和支撑座之间形成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第二推拉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推拉机构与多个第二夹板一一对应连接。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升机构包括斜楔组件和升降组件,斜楔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五动力源、第三导向组件、连接杆以及具有坡度面的斜楔块,第五动力源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三导向组件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固定架与连接板之间,且连接杆设置于第五动力源的输出端,斜楔块与连接杆连接;其中,第五动力源驱动连接杆带动斜楔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斜楔块通过坡度面为升降组件提供竖直方向的顶升力或者下降力。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升降组件包括顶升架、顶升平台、定位组件和第四导向组件,定位组件设置于固定架的预定高度处,用于定位托盘;第四导向组件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设置于顶升架与固定架之间,顶升架远离顶升平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斜楔块的坡度面接触的滚轮。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模组堆叠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开夹平台上的整平驱动装置;托盘的底板上对应设置有与整平驱动装置对应的整平定位组件,用于对堆放在夹紧机构中的电池模组进行整理。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模组堆叠系统还包括位于活动通道一端的支撑梁、第六动力源和第五导向组件,第六动力源与支撑梁固定连接,第五导向组件与支撑梁可
移动连接,开夹平台与第五导向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第七动力源的输出端与开夹平台连接,以驱动开夹平台升降,且开夹平台上升至允许运输车通过的预设高度。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模组堆叠系统还包括扫码组件,扫码组件包括扫码机架、滑台和扫描装置,扫码机架与支撑梁相邻设置,滑台可滑动地设置于扫码机架的顶部,扫描装置设置于滑台上。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模组堆叠系统还包括到位传感器,到位传感器设置于顶升机构朝向活动通道的一侧,用于检测运输车是否到达活动通道的预设位置。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堆叠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堆叠方法包括:控制运输车空载进入操作工位的活动通道的预设位置,运输车包括托盘,托盘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夹紧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支撑座;操作工位,包括允许所述运输车进出的活动通道和位于所述活动通道一端的开夹平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活动通道的两侧,用于夹持并顶升所述托盘;以及开夹机构,设置于所述开夹平台上,所述开夹机构与所述夹紧机构可活动连接;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开夹机构打开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以将预叠的所述电池模组堆放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开夹机构关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以堆叠所述电池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的第一推拉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的第二推拉机构;所述开夹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一推拉机构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板执行开合动作,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二推拉机构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板执行开合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拉机构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固定支架、第一拉杆组件和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底板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两端与所述底板之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一拉杆朝向所述开夹平台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夹板,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拉杆分离,所述第一拉杆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动力输出装置和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装置沿所述夹紧机构的开合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装置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运动,且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卡爪;所述第一拉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的把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卡爪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开夹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开夹平台沿所述开合方向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卡爪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卡爪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托盘的所述把手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两侧的一对第三动力源、与每个所述第三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移动板沿所述开合方向可移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套;
所述第一推拉机构中,所述第一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拉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把手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拉杆之间;所述第一拉杆上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第一缓冲件对应,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第一缓冲件相互抵接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拉机构包括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固定支架、第二拉杆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与所述底板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两端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四动力源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四动力源与所述开夹平台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张建华郭登旺邓雄光杨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