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07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锁定组件、连接端、卡槽、封板,支撑架与锁定组件相通,连接端焊接于支撑架的上端内层部位,锁定组件嵌入于连接端的下端,卡槽与连接端、支撑架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由连接端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加厚钢中心部位的多组衔接组件所提供的限位环与插槽能让各条线缆进行将加厚钢贯穿然后定点连接,防止了加厚钢无法与线缆结合而产生的表面缠绕影响支撑装置在巷道内的使用效果,以至于根据加厚钢的衔接组件能提高支撑装置与线缆的结合便利性断绝了支撑装置与线缆铺设后占用大面积的巷道空间现象以及防止了任意的交织缠绕后导致的后续不易从巷道内拆除情况。后续不易从巷道内拆除情况。后续不易从巷道内拆除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产品是发展和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的关键和基础,从而根据支撑装置的定点承重以及位置的开拓基础能抵挡矿洞边缘的压力变化,使之通过支撑装置的支撑固定下能将巷道进行维持,防止输送矿石过程产生的巷道坍塌而造成的出入口被封死情况,保证了采矿工程的稳定开展特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支撑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临时支撑装置为提高整体在巷道内的支撑强度从而采用完全实心钢进行布置,但因巷道的空间有限以及使用过程需铺设大量线缆情况,使得支撑装置无法将线缆外层进行定点包围并且无法顺利的与之衔接,从而线缆堆积于支撑装置外层后则会加大占用巷道空间使用面积并且极易产生与支撑装置相互缠绕的现象,以至于会造成后续支撑装置的不易回收情况并且因支撑装置的结构较为单一无法与线缆进行结合使用则会降低支撑装置在巷道内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锁定组件、连接端、卡槽、封板,所述支撑架与锁定组件相通,所述连接端焊接于支撑架的上端内层部位,所述锁定组件嵌入于连接端的下端,所述卡槽与连接端、支撑架相通,所述封板通过卡槽与连接端的锁定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设有拼接体、吸附层、加厚钢、中心轴、衔接组件,所述拼接体嵌入于吸附层的侧端中心,所述吸附层焊接于加厚钢的左右两侧,所述中心轴固定于加厚钢的中心区域,所述衔接组件通过中心轴与加厚钢内层进行定位连接,所述衔接组件通过加厚钢与设置于支撑架的中上方区域;所述拼接体与吸附层在加厚钢两侧各设有一组并且吸附层为磁性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加厚钢的厚度尺寸在原有基础进行扩大翻倍,所述中心轴以横向直线方位进行布置,所述衔接组件的中心均被中心轴所限制。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组件设有卡块、支柱、实心体、重叠层、限位环、插槽,所述卡块焊接于支柱的顶部,所述支柱下端与实心体相连接,所述重叠层与实心体内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通过重叠层与实心体相连接,所述插槽贯穿于限位环的圆心部位,所述限位环与中心轴处于同一中点,所述插槽通过限位环贯穿于中心轴、加厚钢的中心区域;所述卡块与支柱相互垂直,所述支柱为金属制品,所述实心体与重叠层均为弧形形状并且重叠层为精抛光形态,所述限位环通过重叠层与支柱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环设有连接层、基环、弹性组件、活动腔、绝缘环、贴合层,所述连接层与基环外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基环内层与弹性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腔与弹性组件相通,所述绝缘环通过活动腔与弹性组件相连接并与基环处于
同一圆心,所述贴合层设置于绝缘环内层,所述弹性组件通过基环的连接层与重叠层的实心体进行间距配合;所述连接层为圆形形状,所述基环内置有四组弹性组件,所述活动腔为空心形态,所述绝缘环为橡胶材质所制成,所述贴合层为抛平形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设有定位块、组合件、弹簧轴、拼接端、推块,所述定位块穿插固定于组合件的中心部位,所述弹簧轴嵌入于组合件的底部中心,所述拼接端固定于弹簧轴的下端,所述推块通过拼接端与弹簧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推块固定于绝缘环的外环区域;所述定位块为方形实心形态,所述组合件为弧形实心形态,所述弹簧轴以垂直方位进行布置,所述推块体积大于弹簧轴底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板设有吸水件、气密层、防渗透板、钢化板、融合框,所述吸水件嵌入于气密层的表层,所述气密层与防渗透板相贴合,所述钢化板设置于防渗透板的下层部位,所述融合框安装于钢化板、防渗透板的边缘区域,所述钢化板、防渗透板、气密层通过边缘的融合框进行融为一体,所述吸水件通过气密层安装于支撑架的最顶部区域;所述气密层上共设有四组吸水件,所述防渗透板、钢化板形状均与气密层形状相互匹配,所述融合框设置于防渗透板、钢化板的边缘。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水件设有螺栓体、平行盘、魔术贴、海绵块,所述螺栓体顶上圆心部位与平行盘下层进行焊接连接,所述魔术贴落入于平行盘的表层,所述海绵块通过魔术贴固定于平行盘的圆心部位并相互垂直,所述螺栓体与气密层表层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体与平行盘相互垂直,所述平行盘表层为精抛光形态,所述魔术贴与海绵块均为圆形形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连接端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加厚钢中心部位的多组衔接组件所提供的限位环与插槽能让各条线缆进行将加厚钢贯穿然后定点连接,防止了加厚钢无法与线缆结合而产生的表面缠绕影响支撑装置在巷道内的使用效果,以至于根据加厚钢的衔接组件能提高支撑装置与线缆的结合便利性断绝了支撑装置与线缆铺设后占用大面积的巷道空间现象以及防止了任意的交织缠绕后导致的后续不易从巷道内拆除情况。
[0011]2.本专利技术由限位环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基环内置的四组弹性组件以及橡胶绝缘环的相互搭配下,线缆通过插槽将绝缘环圆心穿透后线缆能以自身直径将绝缘环的圆心以及弹性组件进行撑开,从而绝缘环根据自身的韧性以及弹性组件的辅助效果能适配多种直径不同的线缆装配,然后根据弹性组件的反弹能进一步提高线缆装配后的原点定位性。
[0012]3.本专利技术由封板进一步改进后,通过融合框将钢化板以及防渗透板、气密层三者融为一体基础可提高整体封板的使用强度,然后根据吸水件的海绵块则能将巷道顶部的水分子进行实时吸收,保证了气密层上的干燥度,断绝持续被水分子浸湿而产生的逐渐被锈蚀,进而依据防渗透板与钢化板的加持下能保证巷道内部空间的干燥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连接端改进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衔接组件改进后部件拆分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限位环改进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弹性组件改进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封板改进后分解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吸水件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支撑架

1、锁定组件

2、连接端

3、卡槽

4、封板

5、拼接体

31、吸附层

32、加厚钢

33、中心轴

34、衔接组件

35、卡块

351、支柱

352、实心体

353、重叠层

354、限位环

355、插槽

356、连接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锁定组件(2)、连接端(3)、卡槽(4)、封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与锁定组件(2)相通,所述连接端(3)焊接于支撑架(1)的上端内层部位,所述锁定组件(2)嵌入于连接端(3)的下端,所述卡槽(4)与连接端(3)、支撑架(1)相通,所述封板(5)通过卡槽(4)与连接端(3)的锁定组件(2)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设有拼接体(31)、吸附层(32)、加厚钢(33)、中心轴(34)、衔接组件(35),所述拼接体(31)嵌入于吸附层(32)的侧端中心,所述吸附层(32)焊接于加厚钢(33)的左右两侧,所述中心轴(34)固定于加厚钢(33)的中心区域,所述衔接组件(35)通过中心轴(34)与加厚钢(33)内层进行定位连接,所述衔接组件(35)通过加厚钢(33)与设置于支撑架(1)的中上方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35)设有卡块(351)、支柱(352)、实心体(353)、重叠层(354)、限位环(355)、插槽(356),所述卡块(351)焊接于支柱(352)的顶部,所述支柱(352)下端与实心体(353)相连接,所述重叠层(354)与实心体(353)内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355)通过重叠层(354)与实心体(353)相连接,所述插槽(356)贯穿于限位环(355)的圆心部位,所述限位环(355)与中心轴(34)处于同一中点,所述插槽(356)通过限位环(355)贯穿于中心轴(34)、加厚钢(33)的中心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矿工程用巷道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55)设有连接层(a1)、基环(a2)、弹性组件(a3)、活动腔(a4)、绝缘环(a5)、贴合层(a6),所述连接层(a1)与基环(a2)外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基环(a2)内层与弹性组件(a3)进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洋王沉张勃阳张鹏魏中举汪锋尹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