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及激光雷达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02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雷达测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和一种激光雷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U形槽作为激光发射管的安装槽,激光发射管安装位置相对开阔,便于安装观察、注射胶水,可大幅提高激光发射管组装效率、光照固化面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止口和第二定位止口实现了遮光罩与固定座错位组装,并进一步通过定位凹槽与定位筋板的卡接配合、加强筋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了遮光罩与固定座的辅助限位固定,这样可使遮光罩和固定座能一体安装到承载板上,组装方便,且激光管和透镜不容易受到污染。激光发射通道和激光接收通道相对封闭,具有更好的抗外界光干扰性能。具有更好的抗外界光干扰性能。具有更好的抗外界光干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及激光雷达


[0001]本技术涉及雷达测距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和一种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0002]TOF测距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激光器发射调制过的光脉冲,遇到物体反射后,用光电探测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脉冲,并根据激光发射到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反射激光的时间t ,结合光速来计算距离的一种方式。这种调制方式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要求较高,具有精度高、灵敏度高,成像速度快,测距范围广等优势。
[0003]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可参阅公告号为CN216013651U的专利文献,电路板与固定座组装一体,固定座上留两安装孔位,发射接收组件穿过安装孔进行调试组装,激光发射管对应的安装位置上开注胶孔用于注光敏胶进行固定。调试组装时,激光发射管的引脚需要与电路板上的引脚孔一一相对应的连接,激光发射管受到安装孔的遮挡不易观察,安装效率较低。另外一方面,由于注胶孔的空间有限,光照不充分,光敏胶固化效果比较差。此外,激光收发结构装置通常要外加遮光保护罩,遮光保护罩一般为后安装,安装过程中激光发射管和透镜容易受到污染,影响激光雷达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安装效率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包括固定座、遮光罩、电路板组件、激光发射管、激光接收透镜和承载板;固定座具有第一安装侧端、第二安装侧端和安装底面,第一安装侧端、第二安装侧端相对设置,安装底面连接于第一安装侧端、第二安装侧端之间;固定座和遮光罩安装于承载板的同一侧,固定座的安装底面和遮光罩的底端均与承载板的安装面相贴合;固定座的第一安装侧端设有透镜安装槽,激光接收透镜设于透镜安装槽内;电路板组件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侧端,电路板组件与激光发射管电性连接,电路板组件具有与激光接收透镜相对的感光芯片;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具有与激光发射管相适配的激光发射通道以及与激光接收透镜相适配的激光接收通道,固定座的第一安装侧端在透镜安装槽的旁侧设有U形槽,U形槽的开口向上设置,激光发射管固定设于U形槽内;遮光罩设有第一拱门以对接固定座的第一安装侧端的U形槽端面部位,第一拱门端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顶板以遮盖U形槽上方部位,第一拱门、第一顶板、U形槽和承载板组合构成激光发射通道;遮光罩设有第二拱门以对接固定座的第一安装侧端的透镜安装槽端面部位,第一拱门端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顶板以遮盖透镜安装槽上方部位,由第二拱门、第二顶板、透镜安装槽和承载板组合构成激光接收通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激光发射管与U形槽之间通过粘接固定,U形槽两侧内壁与激光发射管之间的缝隙设为发射模块注胶槽;U形槽的第一端相对于固定座的第一安装侧端凸出设置,U形槽的第二端延伸至固定座的第二安装侧端。
[000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U形槽的两个侧壁板设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同时作为透镜安装槽的侧壁板,透镜安装槽设有和第二挡板呈相对布置的第三挡板,透镜安装槽具有用于安装激光接收透镜的透镜安装平面,透镜安装平面设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透镜安装平面上设置有连通激光接收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光学通路的接收通孔,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二顶板和承载板组合构成部分激光接收通道。
[000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拱门具有拱门第一侧壁板和拱门第二侧壁板,拱门第二侧壁板同时作为第二拱门的侧壁板,第二拱门具有和拱门第二侧壁板呈相对布置的拱门第三侧壁板,第一顶板设置于第一拱门的端面顶部并朝着远离第一拱门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顶板设置于第二拱门的端面顶部并朝着远离第二拱门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拱门在设置第一顶板的这一端设置有和第一挡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止口,第一定位止口的内端面与第一挡板的端面相贴合,第一定位止口的侧壁板与第一挡板的外侧壁相贴合,第二拱门在设置第二顶板的这一端设置有和第三挡板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止口,第二定位止口的内端面与第三挡板的端面相贴合,第二定位止口的侧壁板与第三挡板的外侧壁相贴合;拱门第二侧壁板的端面与第二挡板的端面相贴合,以使得第一拱门和承载板组合构成部分激光发射通道、第二拱门和承载板组合构成部分激光接收通道。
[000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与第一挡板相交的部位在靠近第一拱门的这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第一定位止口的侧壁板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卡合的定位筋板;第三挡板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定位凹槽的开口方向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第二定位止口的侧壁板上设置有与加强筋相卡合的卡槽。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拱门第一侧壁板的外侧和拱门第三侧壁板的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遮光罩安装块,遮光罩安装块上均设置有遮光罩螺钉过孔,承载板上设置有与遮光罩螺钉过孔相对应的遮光罩螺钉连接孔,通过螺钉、遮光罩螺钉过孔与遮光罩螺钉连接孔的配合将遮光罩和承载板连接固定。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透镜安装平面与第二挡板相交的部位、透镜安装平面与第三挡板相交的部位分别设置有接收模块注胶槽,接收模块注胶槽的通道为上宽下窄结构,激光接收透镜通过粘接固定设置于透镜安装槽内。
[00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的外侧和第三挡板的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安装块,固定座安装块上均设置有固定座螺钉过孔,承载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座螺钉过孔相对应的固定座螺钉连接孔,通过螺钉、固定座螺钉过孔与固定座螺钉连接孔的配合将固定座和承载板连接固定。进一步的优选的方案为,固定座的安装底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座底部定位柱,承载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座底部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过孔。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座的第二安装侧端设置有固定座侧端定位柱和固定座侧端螺丝柱,电路板组件具有与固定座侧端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柱配合孔以及与固定座侧端螺丝柱相对应的电路板组件螺钉过孔,通过螺钉、电路板组件螺钉过孔与固定座侧端螺丝柱的配合将固定座和电路板组件连接固定。
[0013]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包括旋转平台以及上述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激光收发结构装置整体通过承载板固定设置于旋转平台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U形槽作为激光发射管的安装槽,激光发射管安装位
置相对开阔,便于安装观察、注射胶水,可大幅提高激光发射管组装效率、光照固化面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止口和第二定位止口实现了遮光罩与固定座错位组装,并进一步通过定位凹槽与定位筋板的卡接配合、加强筋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了遮光罩与固定座的辅助限位固定,这样可使遮光罩和固定座能一体安装到承载板上,组装方便,且激光发射管和透镜不容易受到污染。激光发射通道和激光接收通道相对封闭,具有更好的抗外界光干扰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爆炸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包括固定座(5)、遮光罩(6)、电路板组件(3)、激光发射管(2)、激光接收透镜(4)和承载板(7);固定座(5)具有第一安装侧端、第二安装侧端(510)和安装底面(590),第一安装侧端、第二安装侧端(510)相对设置,安装底面(590)连接于第一安装侧端、第二安装侧端(510)之间;固定座(5)和遮光罩(6)安装于承载板(7)的同一侧,固定座(5)的安装底面(590)和遮光罩(6)的底端均与承载板(7)的安装面相贴合;固定座(5)的第一安装侧端设有透镜安装槽(52),激光接收透镜(4)设于透镜安装槽(52)内;电路板组件(3)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侧端(510),电路板组件(3)与激光发射管(2)电性连接,电路板组件(3)具有与激光接收透镜(4)相对的感光芯片(31);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具有与激光发射管(2)相适配的激光发射通道以及与激光接收透镜(4)相适配的激光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固定座(5)的第一安装侧端在透镜安装槽(52)的旁侧设有U形槽(51),U形槽(51)的开口向上设置,激光发射管(2)固定设于U形槽(51)内;遮光罩(6)设有第一拱门(61)以对接固定座(5)的第一安装侧端的U形槽(51)端面部位,第一拱门(61)端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顶板(65)以遮盖U形槽(51)上方部位,第一拱门(61)、第一顶板(65)、U形槽(51)和承载板(7)组合构成激光发射通道;遮光罩(6)设有第二拱门(62)以对接固定座(5)的第一安装侧端的透镜安装槽(52)端面部位,第一拱门(61)端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顶板(66)以遮盖透镜安装槽(52)上方部位,由第二拱门(62)、第二顶板(66)、透镜安装槽(52)和承载板(7)组合构成激光接收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发射管(2)与U形槽(51)之间通过粘接固定,U形槽(51)两侧内壁与激光发射管(2)之间的缝隙设为发射模块注胶槽(520);U形槽(51)的第一端相对于固定座(5)的第一安装侧端凸出设置,U形槽(51)的第二端延伸至固定座(5)的第二安装侧端(5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U形槽(51)的两个侧壁板设为第一挡板(531)和第二挡板(532),第二挡板(532)同时作为透镜安装槽(52)的侧壁板,透镜安装槽(52)设有和第二挡板(532)呈相对布置的第三挡板(533),透镜安装槽(52)具有用于安装激光接收透镜(4)的透镜安装平面(54),透镜安装平面(54)设于第二挡板(532)和第三挡板(533)之间,透镜安装平面(54)上设置有连通激光接收透镜(4)与感光芯片(31)之间光学通路的接收通孔,第二挡板(532)、第三挡板(533)、第二顶板(66)和承载板(7)组合构成部分激光接收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收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拱门(61)具有拱门第一侧壁板(671)和拱门第二侧壁板(672),拱门第二侧壁板(672)同时作为第二拱门(62)的侧壁板,第二拱门(62)具有和拱门第二侧壁板(672)呈相对布置的拱门第三侧壁板(673),第一顶板(65)设置于第一拱门(61)的端面顶部并朝着远离第一拱门(61)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顶板(66)设置于第二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世林何军清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正和微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