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67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包括外圈防护架,外圈防护架内部设置有内圈防护架,外圈防护架内侧固定有若干个环形梁,外圈防护架与内圈防护架之间夹设有若干个弧形支撑钢板,弧形支撑钢板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槽口。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支撑,受力分布更为均匀,便于通风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便于通风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便于通风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支护
,具体是指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地压是威胁采矿行业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井下一旦发生冲击地压,会造成巷道变形片帮、冒顶、底鼓、摧毁支架、堵塞巷道甚至顶底板合拢,因影响通风或颠翻设备造成生产中断,还可能对作业人员构成人身伤害,甚至造成死亡事故。以往的巷道支护方法中,木棚的使用成本低,但支护强度比较小,一旦发生冲击地压往往会造成巷道整体摧毁;梯铁棚属刚性支护,发生冲击地压易造成支架损坏,且支架一旦损坏就会失去支护作用;随着巷道支护方式改革,锚杆和U型钢棚等主动式支护方法和可缩性支护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申请号为CN20091001283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采用了锚杆、金属网、喷砼、O型钢棚复合支护方式,其中起到承受主压力的坑木由于承受的径向载荷过大,所以坑木的两端与中部为受力集中点,容易发生弯曲或折断,较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上述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支撑,受力分布更为均匀,便于通风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防护架,与矿道外壁直接接触,为第一层防护,所述外圈防护架内部设置有内圈防护架,在外圈防护架为第二层防护,也同时预留出了人行通道,所述外圈防护架内侧固定有若干个环形梁,加强了支撑性,所述外圈防护架与内圈防护架之间夹设有若干个弧形支撑钢板,弧形也更容易预留出通风空间,一种缓冲支撑装置,大大增强了支护性能,所述弧形支撑钢板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槽口。
[0005]所述外圈防护架外侧与矿道壁直接接触,用于阻挡落石。
[0006]所述内圈防护架四分之一部分伸入矿道下方,便于支护框架的固定。
[0007]若干个所述环形梁共有四个,四个所述环形梁均匀的分布在外圈防护架内侧。
[0008]若干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共有九个,九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均匀的分布在外圈防护架与内圈防护架之间,九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之间均预留有空隙,为支护框架应对突然来的冲击预留有缓冲空间。
[0009]若干个所述槽口共有四个,四个所述槽口分别与四个所述环形梁一一对应卡接。
[0010]所述内圈防护架内侧顶部到矿道底面的距离为一点六米,既能使人通过,又能够在可支护范围内。
[0011]所述外圈防护框架除环形梁处之外厚度为一百毫米。
[0012]所述内圈防护架厚度为一百毫米。
[0013]所述弧形支撑钢板厚度为一百五十毫米。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在原有的支护装置的基础上将坑木更换为弧形支撑钢板,由于弧形支撑钢板的弧顶与内圈防护架相接处,大大增强了支护强度,在外圈防护架内侧增加了若干个环形梁,增加了支护强度,使各个弧形支撑钢板之间预留了空隙,为支护框架应对突然来的冲击预留有缓冲空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的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的弧形支撑钢板立体图。
[0018]附图中:
[0019]1、外圈防护架;2、内圈防护架;3、环形梁;4、弧形支撑钢板;5、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为了解决不能够很好的支撑,操作困难,结构复杂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防护架1,与矿道外壁直接接触,为第一层防护,所述外圈防护架1内部设置有内圈防护架2,在外圈防护架1为第二层防护,也同时预留出了人行通道,所述外圈防护架1内侧固定有若干个环形梁3,加强了支撑性,所述外圈防护架1与内圈防护架2之间夹设有若干个弧形支撑钢板4,弧形也更容易预留出通风空间,一种缓冲支撑装置,大大增强了支护性能,所述弧形支撑钢板4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槽口5。
[0022]本技术中所述外圈防护架1外侧与矿道壁直接接触,用于阻挡落石。
[0023]本技术中所述内圈防护架2四分之一部分伸入矿道下方,便于支护框架的固定。
[0024]本技术中若干个所述环形梁3共有四个,四个所述环形梁3均匀的分布在外圈防护架1内侧。
[0025]本技术中若干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4共有九个,九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4均匀的分布在外圈防护架1与内圈防护架2之间,九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4之间均预留有空隙,为支护框架应对突然来的冲击预留有缓冲空间。
[0026]本技术中若干个所述槽口5共有四个,四个所述槽口5分别与四个所述环形梁3一一对应卡接。
[0027]本技术中所述内圈防护架2内侧顶部到矿道底面的距离为一点六米,既能使人通过,又能够在可支护范围内。
[0028]本技术中所述外圈防护框架除环形梁3处之外厚度为一百毫米。
[0029]本技术中所述内圈防护架2厚度为一百毫米。
[0030]本技术中所述弧形支撑钢板4厚度为一百五十毫米。
[0031]本实施例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在进行支护工作时,首先在矿道底部挖出足够埋下四分之一内圈防护架2的深度,然后将外圈防护架1平躺放置,将若干个弧形支撑钢板4一一设置在外圈防护架1内侧,将槽口5分别与所述环形梁3一一对应卡接,然后将内圈防护架2插设在弧形支撑钢板弧顶之间,之后用起重装置将支护装置立在预先挖好
的坑中,使矿道壁能够与外圈防护架1外侧相接触,以起到支护作用。
[003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防护架(1),所述外圈防护架(1)内部设置有内圈防护架(2),所述外圈防护架(1)内侧固定有若干个环形梁(3),所述外圈防护架(1)与内圈防护架(2)之间夹设有若干个弧形支撑钢板(4),所述弧形支撑钢板(4)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槽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防护架(1)外侧与矿道壁直接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防护架(2)四分之一部分伸入矿道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环形梁(3)共有四个,四个所述环形梁(3)均匀的分布在外圈防护架(1)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地压矿井支护框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弧形支撑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