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108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包括托盘固定装置、托盘打开装置和板材定位装置,托盘固定装置包括装配底板和多个固定在装配底板上的第一定位调整梁,托盘打开装置包括多个可横向移动的第二定位调整梁和连接在各个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一端的第三定位调整梁,位于最外侧的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侧面设有第一弹性结构和纵向气缸顶板,第一弹性结构提供朝向第二定位调整梁整体内侧的弹力;第三定位调整梁的侧面设有第二弹性结构,该第二弹性结构受托盘固定装置支撑;板材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托盘固定装置上的固定杆和安装在托盘打开装置上的活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实现木板的精确定位,提高插板效率,调整耗时低等优点。调整耗时低等优点。调整耗时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箱装配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LNG船用绝缘箱是液化天然气船的绝缘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部分箱型的箱体由胶合板通过固定钉连接,绝缘箱的外形尺寸以及木板之间的相对要求严格,必须通过模具将木板精确定位,并防止在打钉过程中木板的变形以及木板之间的错位。
[0003]自动定位托盘是整个绝缘箱生产线能否实现自动的关键,现有加工工艺采用固定式定位杆将木板定位,定位杆与木板之间存在间隙,然后通过插板打固定钉的方式进入下一步流程。定位托盘成为整个绝缘箱自动生产线的瓶颈,传统的方式采用的是固定式定位杆托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4]1、传统定位方式采用固定杆定位,其杆与杆之间需要存在间隙才可以将木板放进去,但是间隙不能太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变形的木板很难插入,影响插板的速度,对整个产线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
[0005]2、传统定位方式由于采用固定杆定位,其杆与杆之间需要存在间隙才可以将木板放进去,所以在定位杆位置的木板定位精度较低,对于变形的木板矫正能力较弱,影响定位精度,特别是在采用薄板箱型时,容易出现鼓钉情况,大大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0006]3、传统定位方式在放板完成后,需要在板与板之间插入定宽木板保证板与板之间的距离,且每块板都需要打固定钉,该过程耗时较长,目前该过程已成为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效率的瓶颈。
[0007]4、传统定位方式在不同箱型切换,需要调整模具托盘时,耗时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采用固定杆定位,定位精度低,定位杆间隙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所述绝缘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外箱体内侧的多个板材,所述定位托盘系统包括托盘固定装置、托盘打开装置和板材定位装置,所述托盘固定装置包括装配底板和多个固定在所述装配底板上的第一定位调整梁,所述托盘打开装置包括多个可横向移动的第二定位调整梁和连接在各个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一端的第三定位调整梁,多个第二定位调整梁依次并排设置,并受托盘固定装置支撑,位于最外侧的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侧面设有第一弹性结构和纵向气缸顶板,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受所述托盘固定装置支撑,并向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提供朝向第二定位调整梁整体内侧的弹力;所述第三定位调整梁的侧面设有第二弹性结构,该第二弹性结构受所述托盘固定装置支
撑;
[0011]所述板材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托盘固定装置上的固定杆和安装在所述托盘打开装置上的活动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组件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调整梁通过第一滑轨组件可横向移动连接所述装配底板,所述第一定位调整梁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第一滑轨组件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还包括围绕在所有第一定位调整梁外侧的多个托盘型材框架,各个所述托盘型材框架均固定在所述装配底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限制第一定位调整梁、第二定位调整梁或第三定位调整梁位置的定位原点组件,各个定位原点组件分别安装在托盘型材框架和第一定位调整梁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侧面均设有第二滑轨组件,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通过所述第二滑轨组件横向滑动连接对应的第一定位调整梁。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滑块和定位调整梁连接件,所述直线导轨安装在第二定位调整梁上,所述定位调整梁连接件安装在第一定位调整梁上,所述定位调整梁连接件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调整梁上设有多个第三滑轨组件,各个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三滑轨组件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调整梁。
[001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托盘系统还包括纵向气缸和转角气缸,所述纵向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纵向气缸顶板,用于带动纵向气缸顶板朝向第二定位调整梁整体外侧移动,所述转角气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调整梁,用于带动第三定位调整梁横向移动;
[0019]装配绝缘箱前,通过所述纵向气缸推动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向外侧移动,并压缩第二定位调整梁上的第一弹性结构,增大活动杆与固定杆的间距;装配绝缘箱后,纵向气缸复位,由第一弹性结构的复位带动第二定位调整梁向内侧复位;
[0020]装配绝缘箱前,通过所述转角气缸推动所述第三定位调整梁以及第二定位调整梁整体横向移动,增大活动杆与固定杆的间距;装配绝缘箱后,转角气缸复位,由第二弹性结构带动第三定位调整梁以及第二定位调整梁整体横向复位。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和第二弹性结构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拉簧座和拉簧组件,所述拉簧座和拉簧组件还分别连接外部部件。
[002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包覆有柔性材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自动定位托盘系统,由于采用动杆与定杆的定位方式,且动杆通过弹簧拉紧,可以实现木板的精确定位,且对木板的变形有很大的矫正作用。
[0025](2)动杆的外表面采用柔性材料包覆,可以大大减小由于木板厚度不一致造成部分木板不受力,提高定位精度,且在弹簧夹紧的状态可以实现横向与纵向板的摸平,减少了固定钉的打钉数量,大大提高了绝缘箱装配的效率。
[0026](3)自动定位托盘系统具备打开装置,正常打开距离可以达到木板厚度大3cm左右,在进行插板操作时,特别是变形的木板,可以非常容易地插进去,可以大大提高插板效率,为生产线提速提供保障。
[0027](4)自动定位托盘系统由于具备打开装置,所以在调整时可以通过模具盘对自动定位托盘系统的动杆和定杆进行调整,调整耗时大大减小,相比传统方式效率提高2倍以上。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的定位打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的活动杆部分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的固定杆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所述绝缘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外箱体内侧的多个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托盘系统包括托盘固定装置、托盘打开装置和板材定位装置,所述托盘固定装置包括装配底板和多个固定在所述装配底板上的第一定位调整梁,所述托盘打开装置包括多个可横向移动的第二定位调整梁和连接在各个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一端的第三定位调整梁,多个第二定位调整梁依次并排设置,并受托盘固定装置支撑,位于最外侧的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侧面设有第一弹性结构和纵向气缸顶板,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受所述托盘固定装置支撑,并向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提供朝向第二定位调整梁整体内侧的弹力;所述第三定位调整梁的侧面设有第二弹性结构,该第二弹性结构受所述托盘固定装置支撑;所述板材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托盘固定装置上的固定杆和安装在所述托盘打开装置上的活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组件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调整梁通过第一滑轨组件可横向移动连接所述装配底板,所述第一定位调整梁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第一滑轨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还包括围绕在所有第一定位调整梁外侧的多个托盘型材框架,各个所述托盘型材框架均固定在所述装配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限制第一定位调整梁、第二定位调整梁或第三定位调整梁位置的定位原点组件,各个定位原点组件分别安装在托盘型材框架和第一定位调整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绝缘箱自动装配的定位托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的侧面均设有第二滑轨组件,所述第二定位调整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远金鑫张悦孔谅李芳张跃龙杨海澜华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