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架,包括:固定工装,安装于工作台面,供电动助力转向器装配;磁粉制动器,安装于工作台面,供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位置调整机构可活动地支承于工作台面,驱动电机供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具有平行于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的第一调整行程的第一调节机构和具有垂直于齿条的第二调整行程的第二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仿真试验台架能够供电动助力转向器便捷地拆装,且仿真模拟整车负载,实现在整车条件下复现异常问题,此外还能实现准确的驱动,使异常问题准确复现,便于对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异常分析。便于对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异常分析。便于对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异常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架。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助力转向器(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噪音异响和无助力失效的异常问题。
[0003]对此,行业里常规的操作是将电动助力转向器装到整车上,在整车条件下尝试复现异常问题,以制定解决策略。但该操作需要频繁将整车举升起来进行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拆装,流程复杂、效率极低。
[0004]此外,有些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异常问题的复现条件非常苛刻,需要特定的转速、特定的转角等;而常规的操作是靠人力驱动电动助力转向器,不仅费时费力,且因为人力无法有效地控制恒定的转速和转角,导致无法准确地复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异常问题。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架,能够供电动助力转向器便捷地拆装,且仿真模拟整车负载,使电动助力转向器在整车条件下复现异常问题,此外还能准确地驱动电动助力转向器,实现异常问题的准确复现,以便于对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异常分析。
[0007]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架,包括:固定工装,安装于工作台面,供电动助力转向器装配;磁粉制动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供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位置调整机构可活动地支承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驱动电机供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提供平行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的调整行程的第一调节机构和提供垂直于所述齿条的调整行程的第二调节机构。
[0008]上述的仿真试验台架,通过固定工装,供电动助力转向器便捷地拆装;通过电动助力转向器带动磁粉制动器,能够仿真模拟整车负载,使电动助力转向器在整车条件下复现异常问题,能够避免电动助力转向器在整车上繁琐的拆装过程,极大地节省人力、提升效率;通过驱动电机,能够严格控制转速、转动角度等转动参数,从而准确地驱动电动助力转向器,实现异常问题的准确复现,无需人工操作和干扰;驱动电机通过位置调整机构支承于工作台面,能够在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的调整下,准确适配不同长度/形状的电动助力转向器;此外,供固定工装、磁粉制动器、驱动电机等安装的工作台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够支撑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力,实现对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以便于对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异常分析。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平行于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架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滑轨;第一传动丝杆,平行于所述齿条、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第一丝杆套筒,套拧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供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0010]通过第一滑轨,供驱动电机的安装架可滑动地装配;通过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一丝杆套筒,实现当第一传动丝杆旋转时,第一丝杆套筒带动安装架及驱动电机沿第一滑轨移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电动助力转向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拖链,平行于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拖链固定连接。
[0012]安装架沿第一滑轨移动时,带动拖链运动,拖链能够保护驱动电机的线束,提高设备安全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垂直于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滑轨供所述驱动电机可滑动地装配;第二传动丝杆,垂直于所述齿条、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第二丝杆套筒,套拧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供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0014]通过安装于驱动电机的安装架的第二滑轨,供驱动电机可滑动地装配;通过第二传动丝杆和第二丝杆套筒,实现当第二传动丝杆旋转时,第二丝杆套筒带动驱动电机沿第二滑轨移动,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电动助力转向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的端部均设置有转动手轮。
[0016]通过转动手轮,能够方便地操控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二传动丝杆,实现对驱动电机的位置的调节。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输入端。
[0018]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装配万向节,能够实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输入端之间变角度传递动力,降低因电动助力转向器与驱动电机之间同轴偏差带来的阻滞力矩。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仿真试验台架还包括:行程传感器,与所述齿条输出端连接。
[0020]通过行程传感器,能够监测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端的行程,避免因过度驱动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而导致设备损坏。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粉制动器通过丝杆和连接轴套连接所述齿条输出端。
[0022]通过丝杆和连接轴套,供磁粉制动器与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端可靠地连接,以使磁粉制动器起到仿真整车负载的作用。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仿真试验台架还包括: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0024]通过控制箱,能够方便地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转动角度、转动循环次数、转动方向等转动参数,从而准确地驱动电动助力转向器,实现异常问题的准确复现。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设置有数控显示屏。
[0026]通过数控显示屏,能够方便地设置和监控驱动电机的转动参数。
[002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8]本技术的仿真试验台架,通过固定工装,供电动助力转向器便捷地拆装;通过电动助力转向器带动磁粉制动器,能够仿真模拟整车负载,使电动助力转向器在整车条件下复现异常问题,能够避免电动助力转向器在整车上繁琐的拆装过程,极大地节省人力、提升效率;通过驱动电机,能够严格控制转速、转动角度等转动参数,从而准确地驱动电动助力转向器,实现异常问题的准确复现,无需人工操作和干扰;驱动电机通过位置调整机构支承于工作台面,能够在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的调整下,准确适配不同长度/形状的电动助力转向器;此外,供固定工装、磁粉制动器、驱动电机等安装的工作台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够支撑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力,实现对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以便于对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异常分析。
[00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工装,安装于工作台面,供电动助力转向器装配;磁粉制动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供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位置调整机构可活动地支承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驱动电机供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提供平行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的齿条的调整行程的第一调节机构和提供垂直于所述齿条的调整行程的第二调节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平行于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架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滑轨;第一传动丝杆,平行于所述齿条、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第一丝杆套筒,套拧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供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拖链,平行于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拖链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试验台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东升,郑广亮,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