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040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酐和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经一步聚合反应得到预聚物,(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与二官能度单体进行二步聚合反应,经封端处理得到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地两步聚合反应制成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避免了常规的PVDF类粘接剂在含水分情况下发生碱解反应而脱出氟化氢并引起凝胶化的现象,并且也不含氟元素,不会如PVDF那样在极片高温切割过程中产生有毒的含氟气体。割过程中产生有毒的含氟气体。割过程中产生有毒的含氟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涉及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安全系数高以及质量轻无污染等特点,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汽车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正在大力稳步向前发展。
[0003]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不断加快,锂电池的安全性随之而来地备受人们的关注。在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过程中,尤其在极片的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条毛刺等缺陷,毛刺的存在容易刺穿隔膜而引起正负极短路,产生安全隐患。为了改善电池安全性能,并防止负极与正极接触,在动力锂电池制备的过程中,通常在极片箔材的边缘上涂布一层绝缘性材料,保证正极铝箔不与负极料区接触、或者负极箔材和料区不与正极箔材接触,目前最常用的做法是采用一定比例的粘结剂与勃姆石或者氧化铝等无极填料混合调浆后,涂敷于电池极片的边缘。
[0004]目前,应用在锂电池正极边缘涂敷的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常用的粘结剂主要是聚偏氟乙烯(PVDF)。PVD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酐和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经一步聚合反应得到预聚物;(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与二官能度单体进行二步聚合反应,经封端处理得到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粘结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二酐包括3,3',4,4'

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3,3',4,4'

联苯四羧酸二酐、4,4'

联苯醚二酐、2,3,3',4'

二苯醚四甲酸二酐、均苯四甲酸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3,3,4,4

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酸酐或1,4,5,8

萘四甲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5

萘二异氰酸酯、3,3

二氯代联苯

4,4

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N

甲基吡咯烷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二酐与二异氰酸酯摩尔比为1.00:(1.05~2.00);优选地,所述一步聚合的温度为80~15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二官能度单体包括二胺、二醇或二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二胺包括4,4'

二氨基二苯甲烷、对苯二胺、3,4'

二氨基二苯醚、4,4'

二氨基二苯醚、4,4'

二氨基二苯甲酮、2,2'

双(4

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1,3

双(4

氨苯氧基)苯、1,4

双(4

氨基苯氧基)苯、4,4'

二氨基联苯

2,2'

二羧酸、4,4'

双(4

氨苯氧基)联苯、4,4'

双(3

氨基苯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敏路广明王路海周竹欣钱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